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我们因对方有某些特点而愿意与之交往,愿意分享彼此的所见所闻;而也会因对方有另外一些特点而不愿意与之交往,从而避而远之。
张爱玲写的小说中的人物大多与情爱有关,在痴情男女的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现实。而在《金锁记》里,张爱玲用她那支妙笔生花的笔,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又可怜又可恨的人曹七巧。
她有令人心痛的人生经历,在条件交换的婚姻中,她的人生改变了,而这种改变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深渊。她丢掉了心中所有的善意,最终将自己与周围的人全部都毁掉了。
曹七巧的人生令人唏嘘,她在遇到人生的挫折之后,唯一的反抗是控诉是抱怨,她将自己命运的悲苦归结为旁人对她欺诈,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在这无法改变的现状下,如何尽力过得好一些。
她过得很苦闷,所以她见不得周围人的好。她以一己之力,使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人人对她敬而远之,她也亲手毁了儿女的幸福。
她身上的这几种性格,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有,拥有这样性格的人,相处起来会让人讨厌,没有人喜欢与这样性格的人相处。
一、曹七巧是爱抱怨的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她的
曹七巧家是开麻油店的,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想必也不会太拮据。哥嫂将她嫁给了患有软骨病的大户人家。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相互的利益交换之上的。
七巧嫁给姜家作太太,获得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实际上是服侍一个病人,她失去了获得幸福生活的机会。她的命运与那个始终躺在床上的病人联系在一起,看不到光明。
她整日的生活围着病人转,虽说在物质上亏不了她,但是她要在婆婆及其他人眼皮底下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很难说家里的人会感激她或念她的不易,更多的可能也是指责挑刺。毕竟她与夫家并不是门当户对。
几年的婚姻生活使得曹七巧只看到了自己的苦,别人的甜。因自己的苦,哥哥嫂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因自己的苦,婆家的人也都可以放心病人有得照顾了。
在这样的婚姻生活里,曹七巧的痛苦是令人同情的。但仔细想想,有多少人的人生是顺风顺水的呢,谁没有隐忍呢的时候呢?
曹七巧的苦没人愿意理,因为是无解的题,她能够到这样的家里,一开始的条件就是要照顾病人,谁也不能替她解决问题。
但她要找一个发泄口,她将任何一个与她交谈的人都当作出气口,有机会就将自己的怨恨一股脑地发泄出来。
与妯娌、与哥嫂甚至与仆人,七巧见谁都说自己的苦难。但又有什么用呢,只是怨天尤人,谁见了她也会烦。因为她的身上充满了戾气,谁也不想成为她发泄情绪的垃圾桶。
生活圆满是幸运的,生活的不尽如人才是人生的常态。当生活不易时,产生抱怨的情绪是无法避免的。但抱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是在抱怨的人是懦弱的,就像曹七巧一样,她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抱怨中,迷失了自己。她看不到世间任何美好的事物,春夏秋冬,一日三餐,还有她那一双儿女。
时间长了,周围的人也都嫌弃她,谁会有耐心总是听她那些耳朵已经听出茧子的抱怨呢?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又使自己心情受影响,不如离她远一点。
二、曹七巧刀子一样的嘴,伤人又伤己
七巧也有过青春无忧的时刻,但当她陷入深宅大院的无望婚姻中之后,她所有的念想都没有了,只有一天天地熬着日子,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世界的怨恨,她的心里有着无限的悲苦。
她将她心中的悲苦用一种最让人厌烦的方式表现了出来,那就是不管谈论什么,她都会联系到自己的悲苦,她以为自己说得多了,别人就会理解她,或减轻自己的悲苦。
但实际上,她所有的诉说没有任何作用,只能使自己在怨恨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将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当最迟一个给老太太请安时,别人没说什么,她自己先说:“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
哥嫂来看她,也是没有一句中听的,虽然她的心里对哥嫂也是有一份亲情在,但她的话总是让人听着心里堵得慌。
“我稀罕你?等我有了钱,我不愁你不来,只愁打发你不开。”怼得哥嫂也要生气。话是那么说的,但走的时候,也送了哥嫂不少的东西。
曹七巧说话习惯性地指桑骂槐、夹枪带棒,让人无法招架。令人只好退避三舍,保持距离,免受伤害。其实,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人,他们将所有的不满都挂在嘴上,只要有人接近,就会被误伤。
这样的人谁愿意与之相处呢?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难以为外人道的难处,谁不是一边前行,一边自愈呢?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的事。
你的痛苦我理解,但你跟我说再多也不能解决问题。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承担,自己面对的。只有自己觉悟了,别人才可能在一定范围内给予你帮助,自己的问题终究要靠自己来解决。
不是人情淡薄,而是凡事都要有个界限,超出了界限就会给人带来麻烦与困扰。寻找情绪的发泄口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没有人理所当然地要成你情绪的垃圾桶。
用出格的缺乏善意的恶毒的话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诉说自己的苦难,让人难以感同身受,甚至难以让人同情。这种人用言语搭起了一堵让旁人无法靠近的墙,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困在了这堵墙之内。
三、曹七巧自己过不好,也见不得别人的好
曹七巧的命运印证了一句话,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她的确是可怜的,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就掉进了毫无生机的命运的泥淖里。
但可恨的是她始终待在自己自怨自艾的悲苦情绪中,不肯面对,不肯向前看、向前走。她只看到了自己的惨,认命了自己的惨,因此看到别人都是好的,比自己好,而看不到别人生活中的苦。
她见不得别人的好,恨不得所有的人都过着她一样的生活。对儿媳,她看不惯儿子对她温柔以待,于是百般刁难,最后使儿媳含恨而死。
按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有儿女,就有了依靠。儿女长大了,就有了出头之日。所以都希望儿女有出息,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但七巧对待孩子的态度却是畸形的,别人控制不了,她就想将儿女控制在身边。对儿子,七巧想方设法地控制他,留他在身边陪着她,她引着他抽烟,引着他与儿媳分开。
对女儿更是匪夷所思,都过了裹脚的年纪,还要给女儿裹脚。去女儿读书的地方撒泼打诨,让女儿没脸再去学校。当女儿在当嫁的年纪又阻碍与男人的交往,教女儿抽烟,最终导致女儿一生都毁掉了。
很难想象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可以用语言对人进行攻击和摧毁的人会怎样,一定是恐怖的。他们在自己命运的打击下,心理扭曲了,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正确看待周围的人。
他们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她一样,关在一所幽暗的房子里,自生自灭。她是一个可怜的人,也是让人讨厌的人。谁也不愿意与这样一个阴暗扭曲的人相处。
人活一世,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如何选择将我们变成了不同的人。有些人积极地应对,或许可以将一手烂牌最终变成了一手好牌。
而有些人在无奈的现实面前,消沉抱怨,最终沉沦下去,放弃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与勇气,不愿意也不肯想办法从困境里摆脱出来,只是在自己的情绪里挣扎,在黑暗中自怨自艾,恨不能将所有人都毁掉。
曹七巧的苦有一部分是命运强加给她的,另一部分是她自己屈服于命运而造成的。在命运的安排下,她掉入了泥淖,她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一团泥淖,她从不想从中出来,她就想拉着身边的人一起沉落在这泥淖里。
假如碰到有类似曹七巧的性格这种人,还是尽快远离吧,否则也会被她毁掉。这种人是可怜的,也是可怕的,是没救的,因为人不自救,无人可救。最后凄凉地死去是她唯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