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强东在老员工日发内部信,宣布京东集团使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蓝鲸TMT频道5月20日讯,5月19日晚间,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第五个老员工日发了一封内部全员信,回溯了京东17年来征程中的很多点滴瞬间,并首次提出了“京东是谁”,刘强东把京东定义为一个逐梦者、坚守者、众行者。

同时,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表示,京东集团将完成使命升级:以“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新使命突出了三个关键词:技术、高效、可持续,其承载着京东未来在产业互联网可能发挥的价值,也将京东对社会的责任定义得更加清晰。

附内部信全文:

京东是谁?

兄弟们,年的开端不同于往常。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线下的管理大会不得不取消。一年以来,京东发生了很多变化,背后也沉淀了很多思考。在今天“老员工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还是希望以内部信的方式和大家进行一次沟通:关于京东是谁,京东从何而来,京东去向哪里,以及我们的使命和价值。

今年的新冠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需要全世界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相互支持,对抗疫情。京东也在其中贡献了一份力量,除了在第一时间捐赠物资外,始终坚持保障民生,担负起社会物资保障的重要使命,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年,那一年北京非典肆虐。还在中关村的线下店卖光磁产品的京东不得不关闭实体商铺。为了应对生意的困难,万般无奈下,年京东转型进入了电商领域,多媒体网正式开通。

从年算起到今天,京东即将进入17岁了。京东从一个在疫情下弱不禁风、被动转型的创业公司,成长为能够在困难时向国家主动贡献力量的企业公民;从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微型企业,变成了拥有26万兄弟和完善供应链体系、能够第一时间向疫区输送关键物资的世界强;从一个行业里不起眼的后进入者,成长为能够影响供应商和品牌商,在疫情期间共同稳定价格、保障民生的号召人。近17年里,京东的成长显而易见。

但是成长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规模、体量上,更是在认知上。对一个人来说,17岁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年纪。对于企业来说,在一路狂奔17年后,也到了时候需要深入地思考和定义“我们是谁”。

“我们是谁”很重要,只有知道了“我们是谁”,公司才会找到存在的价值锚点,兄弟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只有知道了“我们是谁”,京东才算是完成了成人礼,也才有可能实现从“大”到“伟大”的蜕变。

少年的初心(年前)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

要回答京东是谁,一定需要回到创业时期寻找初心。

初创时的京东谈不上有多大的梦想。京东从中关村的一个柜台走到线上平台,更多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但是,从第一天起,京东就是“敢想”、“敢做”的。

“敢想”是敢于挑战常规,做非常之事。记得在中关村站柜台时,当时几乎所有的商家做生意都是一个模式——一台两万五的笔记本想办法用三万五卖出去,甚至还有中关村十大“招术”教商家如何欺骗顾客。但是京东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码标价,薄利多销;二是做好服务。这样,逐渐积累起了口碑和回头客。这两件事情在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但在那个年代,京东的做法就和整个市场格格不入,因为我相信当时那样混乱的市场氛围一定会有所改变。年,在获得首轮融资后,我们决定投资自建物流。物流的投入是巨大的,当时几乎所有的媒体、同行都不看好互联网公司做物流,质疑声不断。但是京东没有犹豫,在所有人的反对中坚持“烧钱”,“烧”出了用户体验,“烧”出了核心竞争力。今天,京东的口碑和优势,无论是正品行货还是物流与服务体验,都和当初的“敢于打破常规”密不可分。

“敢做”是拼搏精神,做最苦、最脏、最累的事情。京东从第一天起就不是高利润的生意。物流是最苦最累的活儿,零售行业的利润也是比纸还薄。要把这样的事情做好,必须依靠拼搏精神,高度自律地把各个环节的成本、效率、体验做到极致。在创业初期,为了省钱,我舍不得租房子,每天晚上就在办公室铺上铺盖睡觉。为了保障24小时服务的承诺,就在耳边放上一个老式的闹钟,每隔两小时叫醒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四年。年我和全体员工搬完库房,凌晨5点回到办公室,前台同事把钥匙丢在库房,我和大家直接睡在了银丰大厦门前的马路边。正是和兄弟们一起有这样的拼搏精神,我们才能在当时上千家电商公司的竞争中活下来,并且逐渐壮大。

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说京东有点“土”、太“实在”了,我认为这些都是对我们的赞美。它代表了我们从基因里就带着的东西:理想主义、坚持、无所畏惧。正是有了这些,才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京东。我想京东是幸运的,尽管有曲折波澜,我们的理想主义、坚持、无所畏惧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业务以高速的增长一路狂奔,得以在资本市场上市。

青春期的烦恼(-年)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标志着京东正式走过创业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模更大、业务更丰富,同时内外部关系也更加复杂。

外界有这样一个评价:“京东鼎盛的时期是14-15年刚刚上市时,是行业惧怕的对象……但忽然之间大家发现:京东开始跟着别人背后什么都学竞争对手。京东开始迷失了自己。”这个评价非常犀利,却不失中肯。对于年轻的京东来说,上市之后确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迷茫和挣扎的时期。今天既然要定义“京东是谁”,要回答那个迷失了的“自己”是谁,就必须直面这段迷茫期的问题。无法逃避,也无需逃避。

业务上,一度欲望代替了逻辑。我们被太多机会所吸引,什么都想做,但能力却未必支撑,甚至有时候商业逻辑还没有想清楚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例如我们在创新业务上走得太急太猛,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并没有创造什么价值——客户的体验没有提升,行业的成本效率也没有优化。我们投资了很多项目,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具备“点石成金”的能力。我们也没有做好准备去开放,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体化的思维,习惯于自己做、强控制。很多投后的融合并不成功。同时,对许多新业务(如:农村推广员、拍拍等)却没有给予持续的投入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