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用甲氧沙林液 https://m.39.net/pf/a_5231253.html完美的是童话,缺憾的才是人生。
05:22
▲点击收看短片《完美制造机》
短片讲述的是一个身材不够高挑的女孩来到一家神奇的镜子商店,看着镜子中苗条美貌的自己,女孩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后来镜子中因自己欲望而诞生的“苗条女孩”取代了自己。
人的欲望就像是无底洞,女孩开始将生活中一切不满意的东西都扔进镜子中,从而交换出完美的东西,甚至是爱情。
但,“完美”真的存在吗?它能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吗?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完美镜子”早已经出现。
1
某个普通周末的下午,我跟朋友约见在北京东四环的一家咖啡厅。
坐在我对面的年轻女孩额头饱满得有些不自然,标准的锥子脸,欧式双眼皮,整个人带着一种莫名的异域风情。
暖黄色的灯光下,其他人的面容就略显得暗淡了许多,传统亚洲人的长相扁平而清淡。
我想,这应该是一张“整容脸”。
据《纽约时报》报道,继美国和巴西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
去年一项调查显示,80%的高收入女性表达了想要整形的意愿,预计名中国整形用户中有53名为“90后”。
隔壁新来的同事新拉的双眼皮还未消肿,楼下星巴克的咖啡师就顶着一张“混血”的脸来上班,整形手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做过整容手术的人,都愿意承认。
日剧《legalhigh》中有一集,一个丈夫意外发现了妻子整容,一气之下将妻子告上法庭。
在他眼中,这种行为不光可耻,甚至可以说是可恨。
社交网站上,也不难找到各种对网红脸略带嘲讽的评论。
作为一种医学技术,整容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上去更加美好,想要变美当让并不可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尝试通过整容来改变自己的外貌,在他们看来,花钱变美,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情。
对整容的接纳和对于网红脸的唾弃嘲笑,看似莫名其妙的双重标准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合乎常理的原因?
前一阵子,一个谈话节目里,花了万整容的吴晓辰和剑桥毕业反对整容的女学霸王诺诺进行了一场对谈。
吴晓辰笑称自己的脸上有“一套房”,从14岁半艺校面试打瘦脸针起,近15年的时间里,吴晓辰上医疗机构诊疗台不下百次。
她下颚角磨骨2次、脂肪填充5-6次、开眼角3次、双眼皮1次、鼻子6次、嘴型3次,玻尿酸、水光针、童颜针每月4次,激光每月1次。
让人意外的是,在网红脸被群体嘲笑,整容手术尚未被认可的时代。
吴晓辰和王诺诺的对话播出后,顶着一张略显僵硬的“网红脸”的吴晓辰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当然不是因为她的外貌,而是因为她温柔而又逻辑严密的表达方式。
吴晓辰在整个对话过程中,面部表情都很温和松弛。
从家庭环境,青春期的成长经历,以及在职业中面对的颜值竞争,促成她行为的诸多原由,她非常坦然地娓娓道来。
她深知整容需要付出的代价,也经历过无数次钻心刺骨的疼痛,对于自己痴迷整容的心理也不刻意避讳。
反观,被称为美女学霸的王诺诺,如果有人说她漂亮,她会觉得“有点虚”;
甚至是,为了弱化外表带来的评价,她曾经故意不洗头去参加年会。
但同时,她也会在意自己上镜是否好看,也会在网上发自己的照片。
这样“知行不一”的表现,给人一种纠结很拧巴的不适感:
“你看,她表面上说内在比颜值更重要,实际上不还是注重外表?”
其实,这种纠结和拧巴的状态,代表了很多同时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女孩的心理。
2
前一阵子,黄磊的女儿,还不到12岁的多多,因为在居家照片中戴着耳环和戒指,引发了网友的激烈探讨。
“不明白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往成熟里打扮,又是戒指又是耳环的。”
“学生就要有个学生的样子。”
“这么小就戴戒指,也太早熟了吧。”
在我们小时候受的传统教育里,“爱美”好像是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以致于长大之后,我们依旧不能“正视”美这件事。
一个衣着得体,落落大方的人,不仅更加受到欢迎,内心也会更加自信。
我们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为爱美而整容真的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吗?
就像所有医学技术一样,整形技术诞生的初衷是治病救人造福大众,整形技术对于那些有先天缺陷的人来说简直是再造生命般的神术。
它帮助那些外形上有缺陷的人抵挡住异样的目光,重获生活的勇气。
在价值观和审美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为了取悦自己而选择整容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人们对于整容者的唾弃,并不是因为他们动过刀的脸,而是来自于整容者从这件事投射出来的价值观。
“整容变美了,就能走上人生巅峰。”“拜金”“虚荣”“不愿意承认整容的虚伪。”
这些让人难以苟同的观点,就如同畸形审美下的网红脸一样,让人感觉别扭难受。
节目播出之后,支持吴晓辰的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
欣赏她直言不讳的性格;她讲出了现代社会中颜值的重要,符合一部分爱美之人的价值判断;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用了十分的努力去追赶那些一出生就有优势的人。
这场关于颜值的探讨,颠覆了吴晓辰多年以来的容貌优越感。
她最在乎的容貌,没有为她带来优势,反而因为性格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
“我在乎外表已经习惯了,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别人把我的外表抛开去讨论我的性格。”
3
吴晓辰说:
我在节目里讲出自己的经历不是要大家像我一样十几岁去整容,一定要理性看待变美这件事。整容只会让外表加分,不会使得人生一下变得多美好,还是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诚然,让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会参考外貌、人品、学识、谈吐各个方面,就像大学毕业各个科目必须通过考试一样,你无法凭借着一科考分就顺利毕业。
变美和看书、健身一样,不过是提高自己的途径之一。
如果你整容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更多人觉得你漂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你永远都满足不了每一个人。
很多的整容上瘾者,想换掉的其实已经不是脸,而是整个人生。
要知道,整容并不等于选择了“人生的easy版本”,长得好看的人不一定能够活得漂亮。
毕竟完美的是童话,缺憾的才是人生。
有声图书馆
“我想送你一座图书馆。”
免费开放,感谢你我的相遇
音频领读,让阅读不孤单
10天陪你听本书,一年你比别人多读3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