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的一些身上的特殊问题,往往会成为老人口中的独特符号。河南一个4岁的孩子,耳朵旁边有个小嘴巴,叫聪明洞,是智慧的象征。
但这个聪明洞会不时分泌一些白色物体,孩子的奶奶很容易就将其挤破,没想到却让孩子的聪明洞情况更加严重,最后导致感染,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其实,长在耳朵旁边的小洞并不是老人口中所说的聪明洞,而是一种先天性的耳前瘘管。很多家长应该对此一直都不了解,那么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耳前瘘管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小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耳廓第一、二鳃弓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闭合不全所致的常见先天性畸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耳前瘘管在没有发生感染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症状,而一旦发生感染,就会有白色、有臭味的分泌物从瘘管口分泌出来,而且还会有局部的瘙痒,一旦治疗不好还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感染问题。
2.如何护理耳前瘘管?
在耳前瘘管没有感染之前,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太在意。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小心,比如保持瘘管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风险。
如果端口有白色分泌物,则需要用70%的医用酒精棉球擦拭干净。切记不要用手随意抠,更不要挤压里面的分泌物,容易造成瘘管感染。
如果耳前瘘管出现感染症状,如红肿、发炎、溢脓等,医院及时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并对脓液的排出进行治疗。
除了日常用药治疗外,家长还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食物,可多吃瘦肉或鲜蛋、蔬菜,并禁止食用海鲜、鱼虾等易过敏食物。
3.如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
如果耳前瘘管问题不严重,管道较浅的孩子可能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而自然生长。在儿童中,长而宽的瘘管可能是常见的感染源,通常建议在儿童较大时手术切除。
手术过程中,一般需要局部麻醉,所以比较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术后也需要仔细护理伤口,并观察手术是否完整,否则需要再次手术。
重要提示:长在孩子耳朵旁边的小洞其实是先天性的耳前瘘管。一旦护理不善,很容易在管道中发生感染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发红、发炎、溢脓等。对于存在严重瘘管问题的患儿,今后更需要手术治疗。
今日话题:你对前辈们所说的美好符号持什么态度?欢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