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悼念外公逝世他的一生是生机勃勃的一生 [复制链接]

1#

外公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有几个人的人生能有他人写传?而我也何其幸运,因为我拥有这样一个值得书写一生的外公。

1.最后时刻

江西的冬天一夜之间冷雨萧萧,我从北京飞机火车大巴的士一路辗转来到外公床边,外公意识已经不太清醒了,儿女们帮着大喊「你一直挂住的芸菲来了!」。我是外公第一个外甥女,也是外公最疼爱的外甥女。我拉着外公的手,说,「阿公,我是芸菲呀!」,良久,外公努力地睁开眼,但已经找不到他对焦的眼神,只能看到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抗癌2年多,外公一直都很坚强乐观,相信医学,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在广州治疗期间,带着外公去海珠湿地公园,他还身手矫健地走了好多路。就在几天前,外公还有点精神,每到下午就叫几个儿女陪着打麻将。但癌细胞毕竟静静悄悄在身体里扩散,脑部、肺部、肝部、肾脏都慢慢扩散开了,加上药物的副作用,他还是一天天消瘦下去。这两天突然起不了身了,大家都意识到可能时日无多,赶紧把我叫回来,见上外公最后一面。陪着外公的两天,他意识始终是半睡半醒的状态,喂他喝水、吃东西,都不太肯吃。因为喉咙里痰多,他也没法说话。我只能一直拉着他的手,就像从前无数次那样。他是感觉到的,因为我能感觉到,他也在用不多的力气回握着我。所有的儿孙们都回来看他了,连外公一个50年前的老朋友都特意从上海过来看他。他的意识好像一下子强烈了起来,我还难得地给外公喂了不少水,喂了麦乳精,还嚼了好几片西洋参。手拙的我给外公喂水不小心洒到脖子上,我连忙拿纸巾擦干,看到外公的眼角渗出两滴眼泪——他一定是万分不舍得离开我们这些喜爱他、围绕着他的儿孙,不舍得离开这个他热爱着的人世,可是在生命和疾病面前,他和我们却都无能为力。外公最后那一点清醒的意识,果然只是最后的回光返照,到了凌晨,外公还是走了。午夜从家里匆匆跑过来,外婆在一旁号哭,阿姨舅舅们也围着外公抽泣。外公脸色蜡*,嘴唇微张,走的时候是因为呼吸衰竭。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相对好的结局,癌症还没有扩散到骨转移,外公所幸没有遭受癌症晚期剧烈的疼痛的折磨。尽管消瘦,他的身形依旧魁梧,就像合影老照片里那么风采依旧。处理丧事的法师来了,挂上黑色的奠布,点起蜡烛、摆好祭品,给外公换上寿衣扶坐在椅子上,我们一个个轮流跪拜磕头,外面开始刮起呼啸的寒风和下起刺骨的小雨,算好出殡的日期是一周之后,我再次从广州赶回江西老家,跟着灵车一直送外公到回归园,看着他的遗体被推进焚化炉变成一缕青烟,我忍不住泪如雨下,外公他彻底离开我们了。

2.缘聚半世

外公才40来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出生了。妈妈是外公的大女儿,所以我也是外公的第一个外甥女,在后面的弟弟妹妹们出生前,我独占了外公整整7年的宠爱,那也是我充满甜蜜的童年。外公拿下来给我妈妈盖婚房的地距离他家只有30米,所以我从小几乎是每天都在外公家度过。外公是镇上的第一个万元户,从我记事起,晚上总有一大堆人聚在外公家来看电视,因为只有他家有电视,还是彩色的;外公也很早就有了那时候的豪车「嘉陵摩托」,那差不多是当时我老爸5-6年的全年薪水,而我就是那个坐在豪车前面的油箱上跟着外公到处跑的幸运宝宝。外公很早就倒腾玩相机胶卷,当别人还只能去照相馆拍个正儿八经照片的时候,我就已经拥有许多外公拍的自然「写真」了。例如这张照片就是外公蹲下来给我拍照片,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蹲下来的样子。外公那时候做裁缝经常去上海进货买布料,于是我在别的小孩还只能穿本地手工做的土花袄的年代,就已经穿过上海的「名牌」衣服,至今我都能很清楚地记得有一条红色金丝绒的裙子,我从小学1年级一直穿到5年级,还很多次地穿着上舞台跳舞表演;外公喜欢热闹,他家里总是有好几桌麻将,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来。我耳濡目染,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会了打麻将,作业也都是在麻将桌上写的。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后面成为学霸,因为在任何吵闹的环境里都能正常学习呀。后来外公做生意赚到钱,从镇上搬到县城里去买了房子。所以别人都是「去乡下看外公外婆」,只有我是「去城里看外公外婆」。我后来从镇上的初中考去县城的高中,便入住在外公家。外公经常骑摩托车送我去上学。有好几次早上起来,来不及吃滚烫的泡饭,干脆饿着肚子跑去上学了,外公还特意煮了面拎到学校大门来,等我下了早读课去吃。外公还给我买了「小霸王学习机」,后来发现这玩意儿本质上是个游戏机,他却一边叫我不要玩,一边又经常跟我一起打坦克游戏。外公还偷偷教我骑他摩托车,教我怎么踩离合器怎挂挡,有了这个基础后来我学车就学得很快;高考的时候我考了县城里的文科状元,成了外公的骄傲,也成就了他「去北京旅游」的心愿,因为他和外婆可以一起「护送」我去上大学。迈进大学宿舍跟其他同学打招呼,同学以为是我爸妈,我说,「这是我外公外婆」,他们都惊讶不已:「你外公这么年轻呀!」我和外公第一次迈上北京天安门的土地,又去了故宫、天坛很多地方游玩,此后在北京住了很多年,那些地方我几乎都没有再去过,那也算是和外公的「独家回忆」了。后来我到香港工作,外公也很高兴地来看我,也再次满足了他「深度游港澳」的心愿,自己坐地铁坐船把香港和澳门游了个遍。我生孩子的时候,又「幸运地」遇到外公来广东周边游玩,他也得以见证了孩子的出生。听医生说,我被推进手术室之后,外公一直在手术室大门外站了一两个小时都不肯坐下。外公患上肺癌后,从动手术,到数次到广州求医,我也陪着外公一起见医生,一起研究医生的诊疗方案,把治疗的原理通俗地解释给外公听,趁着外公状态好的时候带他到广东周边游玩。在我所有的亲人之中,外公和我的亲近程度几乎不亚于父母,他陪伴了我从小婴儿到长大成人为人母的过程,我也陪伴了他从壮年到走向生命迟暮的全程。这是上天赐予我们在这人世间的漫长缘分。

3.别样人生

外公生于年代,是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命硬之人。据说外公出生的时候,前面已经夭折好几个孩子,他的父亲觉得这个孩子肯定又活不了,干脆一早溺死算了;结果被一位善良的村妇偷偷救下来代养,一度带到南昌去养育,所以外公有个外号叫做「南昌伢」,一直沿用至今。就是这样辗转中被养大的外公,经历了中国最贫穷困苦的年代,竟然最后都长到了cm,英俊又帅气,在老照片的合影里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外公成年后子承父业做裁缝,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这种裁缝「个体户」还处在「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之中,外公就搭了个地下室,把缝纫机藏在地下室开工。外公的商业思路非常活络,他并不仅仅局限是以前农村那种用粗布做的土里土气的衣服,而是大胆地跑到上海、苏州等地方进货更新更时髦的面料,按照杂志上的设计,做出成衣去售卖。在商业稀缺和民众审美刚刚复苏的年代,外公的裁缝事业发展得很好,很快就成了镇上的第一个万元户。外公又有着商业之外的单纯和善良,在他找到了这些更好的进货源之后,并没有想着独享资源,形成竞争优势,而是非常慷慨地带着其他裁缝同行一起去外面进货,即便此后这些人成为了他的竞争对手,甚至比他自己赚到了更多的钱。所以这些人一直都对外公心怀感激,直到半个世纪过后,他们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外公另一个鲜明的特质是「好奇心」。当他跑到上海进货之后,发现了「照相机」这个玩意儿,于是很快就买了照相机、摄影器材、暗房冲洗设备回来,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照相和冲晒照片,于是又开起了照相馆。记得我才几岁大的时候就常常跟着外公进红色灯光的暗房冲洗照片,我甚至还偷偷尝过一口显影药水,那个苦味至今难忘(还好我没有中*身亡);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全民第一代身份证的普及和第二代身份证更换的两波浪潮,外公又推出了服务上的创新——照相馆下乡。外公带着阿姨跑到当地所有的农村乡镇,把摄像设备在晒谷场上一架,挨家挨户地喊人出来拍身份证照片。这一波操作,既方便了乡民,又帮助*府推动了身份证的普及,外公也在「官方身份证拍摄」的生意中赚得盆满钵满。外公似乎总有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天赋。当80年代的「席梦思」风靡城镇的时候,外公买了个席梦思床垫回来,拆开看了一下结构,然后马上就买了木板、弹簧、海绵、铁丝、钉子等等材料回来,摇身一变做起了席梦思!不过这一回席梦思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故事,除了包括我家在内的每家亲朋好友都立刻用上了席梦思之后,应该没有成功售卖出去过。因为毕竟半路出家,手艺不精,那个席梦思睡了几年加上小朋友的蹦跶之后,塌了……后来,随着中国建筑业和修路事业的兴起,外公又在当地搞过石灰窑;后来,在水泥厂工业兴隆的背景下,又做起了水泥袋制作的生意;此后,还当过建筑业的包工头,顺便又利用这个资源自己盖了做房子;再后来,水泥袋生意不做了,但是厂房的地买下来了,外公又用这块地做起了12套小产权房。可惜遭遇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农村和村镇的空心化,房子卖不出去,这笔投资几乎都没有收回来;外公这一生之中,很多次握住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中的机会,赚到了不少钱,可以说是度过了很多人眼中非常光鲜的一生:自己盖的独栋带院子的小洋楼,从摩托车换到汽车更新了很多代,很早就有了手机IPAD电脑一应齐全,游历了许多地方,从上海江苏到中国内地的大江南北到港澳台到新马泰……然而,身为家人才知道这光鲜背后的局促:外公赚了很多钱,但是几乎没存到什么钱,因为花起钱来从来没什么节度,借出去有去无回的钱不计其数,喜欢打牌但牌技很烂输出去的钱不计其数,该买的不该买的乱花的钱不计其数……当年和他一起做生意发达的人,到后面都是房产成群,给到子女的体面阔绰,而外公呢,手上一直没几个钱,买个车总是买二手车,买手机总是买低端机用不了多久就又坏了,直到我给他弄了个华为,想出去旅游要靠某个以前借过钱的人发达了加良心发现来还债,甚至到后来的小产权房投资失败后,连生病治疗的费用,都还要靠子女们资助,自己也常常纠结治疗费用太贵值不值得花……但你说,人这一生之中,又怎能要求每个人都「一世正确」呢?总有些人,他们走在不那么精确计量的道路上,他们做着不计较得失的事情,他们与「糊涂」和「混乱」为伴,才谱写了那形形色色的、啼笑皆非的、大智若愚的故事啊,才研究了这千奇百态、勃勃生机的人世间啊!

外公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有几个人的人生能有他人写传?而我也何其幸运,因为我拥有这样一个值得书写一生的外公。

4.结语

在全世界的人类文化中,「如何度过这一生」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观。例如在古埃及人的观念里,对于生存的这一生,他们认为毫无意义,只有死后进入到「极乐世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开端,因此他们愿意究其一生辛苦劳作来建造一个华丽的坟墓,而对这一生的享乐毫无兴趣。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注重「尘世」之乐趣的民族,从丰富精细的饮食、璀璨华美的服饰、精巧严密的建筑、五彩斑斓的民俗……都可以窥见一斑。外公的这一生,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他的一生,是生机勃勃的一生。外公是帅气高大的外公,是前卫时髦的外公,手机IPAD电脑一应齐全,在病房里的时候还跳起广场舞;是充满好奇心的外公,一生中探索了裁缝、摄影师、包装袋加工、建筑、地产等等若干商业,也抱着游记万国的理想去了很多地方。外公喜欢热闹,家里总是人来人往,人缘也很好;外公充满了善心和慷慨,一生之中接济过很多人;外公是孩子气的外公,不陪他玩不让他玩的事情会生气。外公也是最最疼爱我的外公,他的乐观、聪明、勇敢、善良、幽默、纯真、爱闯荡游历、爱探索创新……这些品质,都统统都流进我的基因和血液。祝外公一路走好,我对您的爱和怀念永不停止。

文:菲爷

图:菲爷网络

编辑:小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