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她就像妈妈一样 [复制链接]

1#
昆明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0.html

一个人的一生

会遇到很多人

一个好妈妈

一个好老师

一个好领导

或者

一个好大夫

多想一直开心下去

缘起小耳朵

朱波和他的手术医生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人,他们原本沿着自己的轨迹生活着,是一双小耳朵,让这两个人彼此相识。

乐观的大男孩朱波

朱波是一名先天双侧小耳畸形患者,熟悉小耳症的人都知道,大部分小耳畸形都伴随着耳道闭锁,属于传导性听力损失。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他都在听不清中度过。漫长的青春期过后,经历了冷眼与嘲笑,朱波终于长成了“瘦高”的小伙子。

他乐观,喜欢跑步和看书;他喜欢交朋友,喜欢和朋友一起游山玩水。要不是一次次工作上听不清的烦恼,也许他能一直这样开心地生活下去。

彷徨,徘徊

这个世界不公平

因为传导性听障,遇到小声音就听不清,自尊心和责任感极强的朱波,辞去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好多烦恼,好多急躁,从未有过的压抑和焦虑。这些情绪一下子压到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身上,他喘不过气来。

*气之下,他一个人背着书包去旅行。

面对大海,面对繁华,这个世界的公平在哪里?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发现是西天取经未上路,前面还有九九八十难。

他迷茫,他彷徨,一只小船孤零划过,他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踏破铁蹄无觅处

求医问药

日子总要过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

经过了漫长的求医问药过程,他误打误医院,但他起初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他甚至连号都没挂上。

那一天,朱波和母亲很早就来到协和,办好了就诊卡,却发现不但专家号没了,普通号也没了。带着失望的眼神,他走到马路对面的车站,准备回去。

但命运就那么一刹那眷顾了朱波。他不甘心就这样走回家,他觉得至少要问一问,他鼓起勇气往回走,*使神差般走进协和高大的门诊楼里,越过重重候诊人群走进耳鼻喉门诊,到了护士站问了一句:“这里能不能配骨传导助听器?”,护士一愣,说那你得找陈主任。

那么多诊室,哪个是陈主任。

这个时候,医院的他当时连陈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朱波瞪大眼睛搜索这些门牌指示灯,猛的一看挂着“陈晓巍”三个字,管他是不是陈主任,先进去再说。

就这样,朱波敲开了改变他命运的大门。

希望

一扇门,开了

陈晓巍教授

陈主任是个很和蔼的医生,对病人非常认真负责,她声情并茂地为朱波讲解了小耳常识和骨锚助听器,并让他去试戴产品,并且说将来可以做植入,那样听得更好。这一天,陈主任给了朱波很大的希望,就好像把他的未来打开了一样。

这天,陈主任有句话朱波记得特别清楚:“听力问题解决了,你的后半生妈妈就不用着急了。”

20多年了,朱波从未像这一天这样踏实,一颗在心里堵了好久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耳旁设备为软戴ponto

朱波如愿以偿,戴上了骨锚软戴,通过这个助听器,他听得从未有过的真切,他使劲听啊听呀,听这大千世界,好像要把以前遗漏的声音都听补回来。他还有个愿望,就是植入骨锚,一方面为了听得更好,另一方面为了更隐秘和舒适。

终于等到这一天

手术

住院第一天,窗外景色很好

住院第一天,朱波就开始憧憬术后听得很好的样子……

手术前夕,朱波和他的妈妈

终于等到了骨锚助听器植入的这一天,朱波其实很早就在做准备了,他手术前一天剃了光头,虽然不大好看,但为了手术成功,他信心满满。

陈晓巍教授正在给朱波手术中

陈晓巍教授亲自操刀朱波的手术,朱波说过,他的耳朵交给陈教授,他放心。

手术那天,陈主任对朱波说:“小手术,没事啊。”

朱波说:“我放心。”

我想,这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默契,也是相互的信任吧。

手术刚刚结束,朱波就玩起了自拍

手术结束后,很晚了,陈主任穿着白大褂,虽然一脸疲惫但还是笑呵呵的走到朱波病床前对他说,手术很成功。

后记

她就像妈妈一样

朱波说,陈主任就像妈妈一样,很亲切,处处为我们着想,她把患者的快乐看做自己的快乐,真的很了不起,是充满大爱的人。门诊里人很多,为了给我们更好的听觉,陈妈妈为我们跑上跑下,不辞辛劳,费了不少心,甚至连喝水都顾不上。

病房的病友都说,出门在外,遇到陈主任这样的好大夫是很幸运的事。很多小病友都私下称陈教授为“陈妈妈”。我们希望陈妈妈永远年轻。

最后,朱波希望全天下的听障者,终有一天都畅笑开颜,在这个世界里快乐成长,快乐地生活下去。

中国听力在线

audonline_CN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内容?复制网址在浏览器打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