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129/5888056.html“湖州长兴县有合溪,小儿饮此水,则腹中生痞。土人治法,用线挂颈,以两头按乳头上剪断,即使此线挂转,将两头向背脊上,一并拽齐。线头尽处,将黑点记上,用艾灸之,或三壮、或七壮即消,永不再发。服药无效。”
这是徐大椿记载在《五方异治论》中的故事。徐大椿,字灵胎,清朝康熙年间江苏吴江县人。按今天的话说,典型的学霸,开辟了跨界人生,名如其人,聪明而灵动。据《苏州府志》记载,他曾认真学习过易经。嗯,应称研究更恰当,因为他给易经作了注释,这是一般人不敢干的事。此外,他喜欢读*老和阴符类文章,学习了天文、地理、算术、音律、技击和水利工程,都有不凡的建树。也就是说,徐灵胎可以写文章、可以打架、可以进KTV唱歌、可以观天象,可以帮人修建水利工程,应该还会算命。后来,受到亲戚兄弟相继病死的刺激,还学会了治病救人。这点与乾隆年间的另一牛人*元御类似,二人都有个特点,喜欢对别人写的书和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注解,关键是专挑漏眼,不顾人家的感受,干些得罪人的事,尽管能力强、水平高,但是人缘不咋好。
徐灵胎上面记载的内容大概意思是说,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有条名叫合溪的河,这个地方现在地名未变,只是不知道合溪是否还有。记载说小孩子如果喝了这条溪中的水,会腹中生痞,可能是指腹部会长个肿块。但《辞源》解释,痞者,胸中满闷结块也,结块的部位应该是胸中。所以徐灵胎的记载在腹部是不是有点小问题,这得存疑。
但万一小孩喝了这个溪中的水,长个包该怎么治?当地人是通过艾灸的方法处理好的。具体来说,用一根线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先将两头按在胸部两个乳头部位,从这个位置剪断,再转过来将线的中间挂在喉部,线的两头拽齐,在背脊部将两个线头合在一起定位并作个记号。之后,在记号处用艾灸,才会治好这个包。除此外,吃药是无效的。这实际是定位寻找穴位的做法,与《备急灸法》中介绍的骑竹马灸法一样。这种方法寻找的穴位大至应该是督脉的至阳穴吧,不知道长兴现在还用不,真想找当地人问问。
这个记载很有意思,从徐灵胎老先生怼天怼地的作派来看,应该是真的,否则这不是主动给对手提供弹药攻击自己哇,那是找死的节奏。看《*帝内经》感觉古人囿于观察世界的手段,对生命与自然、时间的关系,产生了天人合人和天人相应两个观念。观察自然和社会而言,产生了取像比类这一形而上的方法。
(七叶一枝花)
“人与天地相参”“人以天地之气生”等内容,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这种观念形成了自然、社会有的功能和情形,生命中也一定有。比如人与自然相比,经络像河流,有“井、荥、输、经、合”,这像自然界河流产生的过程,先有泉眼出水、水流汇成支流、最后汇聚到干流中注入大海。上面的至阳穴,就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并且“气里形表而为相成”,通过经络,身体里面的问题在体表有所表现了。人的器官的功能与社会功能相比,也有作出决断的君主,是心的作用;有存贮粮食的仓禀,是脾胃的功能;有作出谋虑的将*,是肝功能等等,共十二个,与古代社会的官制差不多。这种类比的方式,与神话中将自然和社会拟人化的方式相反,将生命的功能理解成为自然与社会中对应的功能、情形,并按此探寻解决出现的问题。比如,如果一天到晚高兴得不得了,可能与心的神志功能有关;如果感受消化不好,应该与脾胃有关。这样,头痛医脚、左病右治等现象也不奇怪了,在《伤寒论》中提出了“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与现代看法明显不同。
(血水草)
从这个观念出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也一定会适应这一方水土。像有的人离开经常住的地方到其他地方时,会出现某些不适应,比如拉肚子。在古代,远行的人通常会带点灶心土,这是土灶中烧过的土,如果在异地出现了不适,马上用这种土泡点水喝肯定会好。但现在都用天燃气没有土灶了,只好喝点藿香正气水,可能也有效。如果实在担心,也可以在远行前,去吃一次正宗的柴火鸡,注意灶不能全是水泥砌成的,煮鸡得用柴而不是天燃气。吃完美味顺便从那个土灶中弄块烧过的泥应该行吧,这方法绿色还环保。
“人与日月相应”“人以四时之法成”等内容,是天人相应的观念。这种观念可能是指生命与自然界间的时序问题,古人形成了五运六气学说。大概是指季节、气候变化等时序运动会对生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生命过程要与时间相适应,从一年看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大概是说春天要吃点春芽、海鲜也行;夏天跑跑步,锻炼下;秋天多吃点;冬天多睡会,养养膘。从一天看,晚上该睡觉就要睡觉,不要熬夜;该吃早饭吃早饭,不要饿肚子。否则生命与时序不一致,会成亚健康。
(半截藤)
在这两种观念基础上,还发展出来了取像比类这种形而上的观察方法,并形成了最庸俗的说法“吃什么补什么”,现在看来,太庸俗了确实很悬。
不过,在观察手段有限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通过观察自然界,认为蛇虫比较多的地方,应该有克制*物的东西。所以在广西环江,当地人在蛇虫比较多的地方,找到了“七叶一枝花”来克制蛇虫*,在重庆彭水,找到的是“血水草”,而在云南沧源,又变成了“半截藤”,当地人称之为“不死草”,好东西,做当地神药“娘布若”的重要成份。这些都是通过取像比类的观察方式发现的,比较素朴。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生物多样性很重要,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弄不明白的是,万一人离开地球飞上天了,又该怎么办?当然,这是杞人忧天。
正常的又是什么样子呢,这多称为平人,在《平人气象论篇》中说“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这是从脉和呼吸的关系来说的,但内含了平衡的观念。也就是说,健康的生命中各种功能之间是平衡的。如果功能出现不平衡,是外感六邪、内受七情所困,有问题了。这时需要通过“祝由、针砭石、按跷引导、汤液”等方法介入干预,按现在的语言,是指需要采用心理引导、针灸、体育锻炼或者吃药,使不平衡回归于平衡。
方法有了,但问题是,具体怎么办?才能达到重新平衡的效果,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金元时期的四大家刘完素的火热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张子和的攻邪说、认为“邪去而正安”,李东垣的脾胃说,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多温补脾胃,朱丹溪的养阴说,认为“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要注重养阴。后来到了清同治年间四川邛崃人郑钦安形成了“火神派”。我觉得这个人牛,因为他是成都周边的人,这是现代流行的扶阳方法的前身,专注于用附子治病,对熬夜的人生病特别有效。附子产在四川广汉彰明镇的最巴适,《神农本草经集注》说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宋代杨天惠在《彰明附子记》载“绵州故广汉地也,领县八,惟彰明出附子”。但是问了当地人,却没有听说过彰明镇,也没听说过附子,有点晕。在*元御的基础上,云南人彭子益形成了圆运动观念。各种方法不一而足,但应该都是通过调节、强化、刺激自愈功能,达到功能的重新平衡,如果达不到这种平衡,结果是“独阳成仙,独阴成*”,反正不是人。
但是,在徐灵胎眼中,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金元四大家,不过是“明人有四大家之说,此真无知妄谈也”,这真是刺激得要从棺材中跳出来打架的节奏。幸好火神派和圆运动理念形成在徐灵胎的后面,否则不知道这位老先生要说出什么样难听的话来。真的映证了那句古话“人在江湖飘,要想不挨刀,逢人多笑笑”,不要交浅而言深,特别是对一般人而不是学霸,说不过,打不过时,更要小心。
看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是发现自唐孙思邈写金翼方提出了补益的观念以来,“遂开后世补养服食之法”,强调人上四十,适当吃点补药,才能精神气足。今天油腻中年人茶杯中枸杞泡大枣的喝法可能是受孙老先生的影响。但是,这不能乱吃,要因人而异,才是补的核心。不要都用人参、枸杞、鹿茸、虫草,否则也可能害人。所以,徐灵胎老先生说“取贵僻之药以为可以却病长生者,非其本人愚昧,即欲以之欺人耳”,又说了得罪人的实话。(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