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2岁老阿姨拼命生二胎,虽如愿生下儿子却 [复制链接]

1#

哑铃妈妈

人们的观念总是与时俱进,从奉行“多子多福”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鼓励“独生子女”;从十几岁就嫁人生子到逐渐推行晚婚晚育。而随着“二胎政策”的推行,很多80后也在赶着末班车想要一个二胎,或想实现儿女双全的愿望,或想着独生子女太过孤单,而这中间居然还有60后的人再生二胎。没错,60后,基本已经50多岁,快六十了。

最近,小田护士所在的护产科有一位特殊的孕妇,特殊在哪儿呢?这位孕妇张阿姨是68年生人,今年已经52岁了。张阿姨早在24岁的时候就生下了女儿,现在女儿已经毕业工作了。谁知在几个月前,张阿姨处处听人家谈论二胎如何如何好,加上自己心里也一直想再要个男娃娃,就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的备孕要生二胎。

起初一切都还很正常,张阿姨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张阿姨还自豪地跟家人说:“你们当初还不让我生,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什么高龄产妇,都是吓人的!你们啊,就等我生个大胖小子吧!”大家也松了一口气认为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怀孕七个月后,一天张阿姨突然出血,急忙就医。医生说因为张阿姨年龄太大,子宫环境不好,怀孕更是增加了各个器官功能的压力,胎儿有流产的征兆。好不容易保住胎儿,张阿姨也只能卧床养胎,不得乱动,即便如此,还是时不时会出少量的血,还总是胸闷头晕。

即使这样卧床养了一个多月,孩子还是早产了。护士告诉张阿姨是个男孩子,张阿姨顿时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当护士说了后面的话,张阿姨宛若晴天霹雳。

“由于孕期母体的不稳定以及早产,孩子发育不好,先天残疾,耳朵失聪,并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生育后的张阿姨大出血后元气大伤,原本康健身体从此,也落下病根,受不得风。张阿姨这才悔不当初,痛恨自己一意孤行,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苦难,生了还不如不生呢。

随着医学的进步,高龄产妇也越来越普遍,娱乐圈林心如、林青霞、伊能静等都属于高龄产妇,但她们平均年龄也就四十几岁,如张阿姨一般的五六十岁还生孩子,真的是很少见的。而且,就算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做支撑,高龄产妇生娃也会很多弊端。

1、容易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科学上超过35岁就属于高龄产妇。

专家说:“女性35岁就是一个身体机能出现转变的关键时期,身体各项机能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下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快速下降。无论是盆骨的完全骨化,还是产后伤口的恢复速度都会比正常产妇慢;同时,身体的免疫力也不如从前。”

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怀孕对于高龄产妇的的身体各项器官会给予很大的压力,容易气血不足,从而产生其它疾病;盆骨骨化则会导致产妇在生育时比较困难,不易顺产;免疫力的下降和伤口恢复速度慢,高龄产妇伤口久久不能恢复,加上抵抗力弱,就容易感染从而造成其它并发症。

另外,高龄产妇怀孕生产期间很容易出现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产后大出血等严重的问题。

2、容易影响宝宝的健康出生

由于高龄产妇本身卵子的质量就不是很好,再加上子宫等身体机能功能的下降,不利于胎儿得到良好的发育。

所以在高龄产妇怀孕时就很容易流产或者早产,甚至是导致胎儿畸形,不能作为一个健全的宝宝出生。

据调查,“先天愚型胎儿”的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说25—29岁的时候大约是0.11%的话,30—35岁就会增加到0.26%,而36—40岁就会增加到0.56%,由数据可以见得,几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倍的增加。

3、容易影响家庭的和谐

试想一下,张阿姨和丈夫已经50多岁了,而他们的小儿子才出生,这意味着不久后照顾这个残疾弟弟的重担就要落到大女儿身上。对于小自己那么多岁的弟弟,女儿未必能接受并坦然的负担起这个责任。原本一家三口和谐的过了这么多年,一个婴儿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静。而且高龄产妇年龄都大了,未必有精力再去照顾一个孩子长大,给他完整的陪伴和教育,这对新生儿又何尝不是不公平呢。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和自身的安全,建议大家想生孩子的话最好还是趁着合适的年纪生,年纪太大的其实到时候养一下孙子颐养天年不是也很好吗?何必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再生一个小孩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