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战果”陆续到货,其中有一样特别的“小礼物”是送给儿子的,就是——用来戒“吃手”的苦甲水。
其实儿子刚开始吃手,我是很开心的,有很多研究证明:孩子在口欲期吃手我们不用刻意阻止。
孩子吃手其实是“口欲期”的一种正常行为。此行为大多从生后两个月开始,这标志着孩子心理发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吃手说明孩子长本事了,是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抚方式。吃手会使孩子情绪镇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一过性行为,家长无需加以干涉和阻止,过多限制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婴儿在口欲期是需要被满足的,如此才不致于造成长大后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而且孩子吃手,对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也很有帮助的。
正因为如此,我没有过多干涉,而且儿子小时候也是需要抱睡的睡觉困难户,咬胶兴趣一般般;安抚奶嘴干脆不吃,塞进去就吐出来,还越来越精神……只有自己的拇指才是真爱。
自从开始吃手,他能自己哄自己睡着,吃的吧唧吧唧响,睡熟了我把他最爱的大拇指从嘴里取出来。当时真是喜出望外,因为解决了睡觉这个大难题。和朋友的“睡渣”宝宝一比较,真是减轻了不少负担。
孩子吃手其实是“口欲期”的一种正常行
然而儿子已经有两年的“吃龄”,现在快三岁了还是念念不忘,而且已经有不好的后果显露出来。
比如我发现他每次吃完睡着都小嘴微张,嘴唇厚嘟嘟撅着,还保持吮吸时的样子;被吃的拇指也脱皮、发白、长茧,偶尔还破皮,指甲也比别的手指更短更薄。
如果接着吃下去,肯定会后患无穷,所以才有了给他戒“吃手”这个计划。开始不想来硬的,给他买绘本《我不再吃手了》,没什么效果,可能他也不太理解,更别说讲道理了。看来只能借助工具了。
然而众多产品眼花缭乱,真是不知道选什么才管用,毕竟谁都不想花冤枉钱,于是决定先看看使用评论和心得,结果发现在戒“吃手”这个过程中各家孩子的表现还都挺有趣,家长也是尽显十八般武艺。
婴儿时期吃手是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方式
妈妈甲:女儿从2岁多吃到3岁半,现在啃到手指出血还在啃,真是头痛。后来买了苦甲水给她涂,还是睡觉偷偷涂,为此还编了个指甲仙子惩罚她咬坏指甲的故事,只要不吃手,指甲仙子会奖励她。
妈妈乙:儿子吃了5年手了,夜里偷偷涂了苦甲水,告诉他是蜘蛛精撒尿在手指上,不能再吃了。儿子尝了确实很苦,用了一个多星期就戒掉了!
难为这两位妈妈了,还锻炼了讲故事的能力,而且已经小有成效。
妈妈丙:给女儿带了防吃手手套,拇指型和三指型都带过。确实很难,睡觉吃不到手一直哭着不睡,累极才睡着,家里人很有耐心地一直陪伴她,现在十几天已经有改善了,记得手套要全天都戴。
看来会是个艰难的过程,不过既然我已经打定主意,总得有耐心陪儿子一起打赢这场攻坚战!
想想儿子平时的习惯,我觉得防吃手手套不太适合他,有可能会自己扯掉,所以还是先试试“苦甲水”这个大多数案例都比较成功的“神器”吧。
孩子大了还是应该戒掉“吃手”
Day1
到货啦。本来还犹豫要不要等他开开心心过完三岁生日再开始使用。结果拆开快递放在那,儿子看到一个新东西很好奇,问我“妈妈,那是啥?”
“是保护你手指的护甲水呀,你看你的大拇指都有茧子了,指甲也比别的手指的薄,这个可以保护你的指甲”。我这样说着,心里想的是:小样,你自己选的,就别怪我提前下狠手啦。
于是他兴高采烈,很顺利地涂上了。结果……“哇哇哇,妈妈,苦,我要洗手”。我偷偷涂到手背尝了下,呕,真苦,我洗了四遍手。
其实儿子白天吃的不多,因为有吃有喝有玩的,困难的是睡觉时间。
晚上和宝爸陪他躺在床上,我心里很忐忑,想着今晚该怎么安抚他,会不会发脾气?会不会哭着不睡?如果真的闹起来要不要妥协?
然而我还是不够了解儿子的脑回路。问了我两遍“手上是不是有苦水水”,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开始唱歌……他心情比较好时喜欢自己作词填到会唱的儿歌曲调里。
于是,我们听了近半小时的“魔音灌耳”神曲,他终于翻滚着睡着了。咦,好像比我们预计情况要好点,不错,是个好开始。
后来半夜迷迷糊糊需要接觉的时候,他习惯性把手指塞到了嘴里,结果哼哼唧唧几次。不过第一天,我们是做好准备的,安抚着拍了拍也就睡着了。
Day2
第二天的奋战开始,晚上洗漱完要涂“苦甲水”了。“我不涂!”儿子高声尖叫。没关系,这是预料到的,强硬地涂到手指上,儿子的脸就皱起来快要哭了。试探性地舔了一口,果然哭了。
“没关系,嘴里苦是不是?妈妈给你冲奶粉呢,喝了牛奶就不苦了哦”,我安抚他。儿子又带着哭腔喊“要喝牛奶”。喝奶倒比平时急切了。后面刷牙如法炮制,也顺利完成。
睡前经历和第一天差不多,我们多讲了几个故事,安稳入睡。半夜还是嗦了两口手指头,可能困了都没被苦醒……不会他适应了吧,这么快战胜了苦甲水?
Day3以及之后的几天
涂苦甲水时依然叫着不涂,我只好给自己假装涂了告诉他妈妈也要保护指甲,我们都要涂。然后尝了一下再做出“好苦啊”的表情告诉他千万不能舔。
然而……儿子仿佛发现了新方法来“抗苦”。猝不及防塞到旁边奶奶嘴里。把完全没反应过来的奶奶苦坏了赶紧跑去漱口,他哈哈大笑,又要往爸爸嘴里塞,还要爷爷也尝尝……
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每晚涂苦甲水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因为儿子喜欢看我们皱着眉头跑去漱口。于是我们也得配合他,在他手指即将碰到嘴皮的时候秒变戏精。
感觉这画风有点不对啊,怎么“抗战片”变成了“喜剧片”……
不过总的来说,“抗战”有效果,起码睡前不吃了,半夜偶尔嗦两口的问题再慢慢改善吧。而且白天老人帮忙带孩子,怕增加他们负担,也没有强制要求。所以戒“吃手”这件事估计是场持久战。
长期吃手还是有不少坏处
毕竟长期吃手还是有不少坏处。
一是爱吃手的孩子,手指浸泡在唾液中,可能会导致手指脱皮、肿胀,发生感染,甚至出现畸形。在出牙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的吮吸手指,可能会影响出牙,使牙齿排列不齐,有些还会影响牙齿的咬合。
二是孩子的小手经常到处乱摸乱抓,会沾染有害细菌,如果没及时清洗干净就塞进嘴里,这些细菌会通过嘴进入胃部,增加胃肠道感染的危险。
三是爱吃手的孩子会满足于享受吃手的乐趣而不愿意加入到其他活动当中,这对孩子智力和心理的发育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大部分孩子喜欢吃手是因为无聊或者缺乏安全感导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多陪伴孩子,不要在带孩子的时候玩手机或者三心二意干自己的事,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孩子多多亲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让孩子养成长期吃手的习惯。
你家孩子有“吃手”的习惯吗?有什么好办法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