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云游西安耳朵旅行二十六一朝胡骑入中国
TUhjnbcbe - 2024/2/18 17:55:00
白癜风一对一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985778.html

//唐铜胡人骑驼俑//

唐代,长6厘米,宽4厘米,高6.4厘米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

01.唐铜胡人骑驼俑

唐铜胡人骑驼俑06:35来自西安文旅之声

骆驼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是一种反刍动物。它性情温顺、不惧风沙、耐饥饿干渴,善于行走沙漠,公认为“沙漠之舟”,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古丝绸之路上,其承担着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运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者,因此,古人对骆驼的认知较为准确。据《北史·西域传》:“风之所至,老驼预知之,即嗔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駃,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老骆驼有特异功能,能在风暴来临之前预知,众骆驼聚集站立,将口鼻埋在沙中。人们见状,也用毡遮住口鼻,若不采取措施,必将危及性命。骆驼之所以具备所说的上述能力,与其自身的身体特质密切相关。首先,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在得不到食物时,这些脂肪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的养分,所以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靠的就是这些脂肪。其次,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以挡住风沙。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骆驼腿上有胼胝(piánzhī),胼胝是皮肤长期受沙子摩擦,而生成部位增加了厚度,硬并且平滑的皮肤,与我们人类的茧子的形成一样,由于骆驼腿上有胼胝,不会被滚热的沙子烫伤。骆驼脚掌又宽又厚,脚趾分开,不会陷进沙子里。骆驼的嗅觉灵敏,可以帮助寻找水源等诸多特性。人类穿越凶险的沙漠地带,除了发挥骆驼运输物品功能外,也依赖骆驼的本能。珍视骆驼,反映在文物上便是大量有关骆驼、胡人牵驼、载物骆驼等形象。

有关骆驼的三彩、陶质文物较多,青铜质骑驼较少,且有胡人骑在骆驼上,挥鞭赶路的动态形象更是鲜有,可谓精品之中的妙品。此件为双峰驼,体较大,四肢较短,与真实的双峰驼形象无异。胡人头戴尖顶皮风帽,身着交领长袍,袍左衽,为胡人无疑。胡俑高鼻深目,左手搭于骆驼前峰上,前峰向左倾斜。背靠后峰,后峰朝右倾斜。骆驼前后峰的处理,是唐代陶马耳朵的常规性制作方法,俗呼之为“阴阳耳”,体现动态的形象。驼尾自然下垂,胡俑右手下垂紧握一鞭,似在抽打骆驼,做急行赶路的姿态。骆驼颈下鬃毛、双峰,以阴刻细线勾勒出。从艺术角度而言,骆驼的形象刻划,以粗犷的身躯配上细密的线条,形象生动逼真;人物的着装和面部表情,同样是简洁的勾勒轮廓,胡人的高颧骨形象跃然显现;胡俑手持皮鞭,皮鞭上用菱形线条刻出,鞭上有一圆形箍,当是防止皮鞭从中散开而做的防护措施,鞭子的编织工艺,与现在的“麻花辫”相同。从反映的实用角度而言,胡俑千里迢迢,一路挥鞭赶着骆驼从西地而来,更似东西方贸易的使者,或是带领着一支庞大的驼队,将西方的特产运往大唐来换取珍贵的丝绸。“胡人”与“骆驼”组合,西域及以西等戈壁荒漠地带,是骆驼生存的天然环境,进化出相适应的生理特征,而这也是胡人生活的区域,因此成就了“胡人”和“骆驼”的必然组合,对此,唐人也颇为敏感,如杜甫在《寓目》诗中写下了“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的经典名句。似乎胡人与骆驼理所当然要在一起,人牵骆驼、胡人骑骆驼的搭配,在唐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胡俑、骆驼或二者组合等相关造型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无论如何,这件铜质陶俑都是东西贸易的实践者。

02.逸闻趣事

汉武帝攻打大宛,只为“汗血宝马”,而骆驼曾被作为运输*粮、兵器等工具功不可没。《汉书·李广利传》: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作战,浞野侯赵破奴损兵二万多人。汉朝廷商议希望调回当时攻打大宛的部队,全力对付匈奴。汉武帝认为,既然已经讨伐大宛,若打不下来,被其他小国耻笑,大宛马也就得不到了,于是就发送囚徒步卒,增发了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边郡骑兵,经过一年多而从敦煌出兵六万人组成的一支部队,这支队伍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骆驼也有万匹,分别携带粮食、兵器、弓箭等装备进发,最后凯旋,获取了大宛良马。

03.知识链接

匈奴以骆驼为贡品进献汉廷。有明确记载来看,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南单于曾向光武帝进献骆驼二头,文马十匹。匈奴所处的西北地区盛产骆驼,相比较中原地区无此,“物以稀为贵”,自然将进献的骆驼视作宝贝。同时,汉代也规定,如《汉官六种》:“诸侯王*金玺,橐驼钮,文曰玺。”罗福颐先生在《古玺印概论》中说:“驼钮,是汉至魏晋授与兄弟民族官印常见的钮制。少数私印也有驼钮。”汉代驼钮的诸侯王玺至今未见,龟钮的诸侯王印比比皆是,倒是汉魏晋时期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印章中,出现的基本上都是驼钮、马钮之类,可能与当地骆驼较多,与少数民族生活密切联系,从而被作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印章的钮式,也易于被这些首领接受,如驼钮的“汉保塞乌桓率众长”“魏屠各率善千长”等。

来源: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编辑:尚北辰审核:鲁雷

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游西安耳朵旅行二十六一朝胡骑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