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安有医院做出停业整顿三个月的处罚决定后,仅仅过了一天,这条措词严厉的“停业令“,就被自己撕开了一个小口子。
13日晚,国际医学中心整形科主任郭树忠教授发文称,突然被禁刀,感觉对不起患者。他称,有位小耳畸形患者需手术,多数都是孩子。一期扩张器植入并注水大多超过三个多月了,因为之前我身体不适,加上疫情的原因,已经耽误一段时间,无论如何都该做二期手术了,否则风险会增加。
14日上午10时左右,事情迎来转机,郭树忠再次发文称:刚接到通知,同意他可以给这些孩子在医院做手术了。昨天西安市卫健委和医院领导就此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意他为这些患儿手术。作为这些患儿的主治医生,郭树忠表示由衷的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高兴,也感谢上级领导能够体谅到孩子们的疾苦!
上网查了一下,郭树忠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等5所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世界第二例、国内首例换脸术,到我国首例前臂耳再造手术,他带领团队真正意义上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整形外科的发展成就。“
也算是一个业内大牛。
郭树忠能够“破例“医院”动刀“,对他、对患者,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想起了那一句名言: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但是,这样的口子,不也恰恰说明了“停业令“的粗暴与荒谬吗?
西安有医院暂时停摆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这个情况?下达一纸通知很容易,但有没有想过,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呀!
二
现在的问题是,其他的科室呢?难道就不存在郭树忠教授面临的类似紧急情况?
事实上,有些科室恐怕紧急程度更甚,比如那些肿瘤患者、那些需要按照既定治疗方案进行定期复诊会诊的特殊病例等,医院关停,对他们可能带来许多难以意料的问题,也许不是一个就诊分流可以解决的。
当医院的处罚理由是没能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但反讽的是,医院停业整顿,也同样违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
无论如何,民众的健康应该放在首位。在医疗资源本身就紧缺的情况下,医院停摆,是对民众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你可以设想一下,倘若你自己居住医院突然凭空消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震荡感。
还是简单的一句话:医院出了问题,可以处罚当事人、相关负责人,但不医院一关了之,停业整顿。医院有问题当然要认真整改,但不可以边营业边整改吗?毕竟,整改的效果如何,还是得通过营业来体现,对吧?
否则,医院的全体员工天天写总结、写心得,也没办法检验整改效果。
再说,医院这么多,我们从媒体上见过的医疗事故也不少,医院——医院不在此列——是通过停业来进行整改的吗?
并不是所有的“第一“都意味着荣耀。
三
眼下,从舆论层面看,这一处罚决定招来了太多的反对声;从现实操作层面看,它有违民生,已迫于无奈撕开了一个口子。可以预见,如果当地有关部门真的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成一种朴素的理念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接下来,需要开的口子必定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停业整顿“形同虚设。
因此,我真诚地建议,与其这样,当地有关部门不如从善如流、收回成命,将这条不合时宜的禁令给撤销了。
西安是一座历史文脉深厚的城市,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向当地有关部门送上两句古人说过的话。其一:知耻近乎勇。其二: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我敢拍胸脯保证,如果当地有关部门真这么干了,舆论绝不会认为这是出尔反尔,而是会为当地有关部门的及时纠错点赞。
是加分项,而不是失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