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唐代对金银器有多狂热连玉器都要仿照金银器
TUhjnbcbe - 2024/7/13 19:36:00

提起唐朝,我们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富丽堂皇、有钱有势的强大国家,疆域空前辽阔,声名远播,和亚欧诸多国家均有往来,朝贡之国多达三百余,万国来朝的景象达到了鼎盛。

而有钱的唐朝有一个非常质朴的爱好,那就是格外喜欢金银器,尤其是萨珊、粟特、阿拉伯等国家的金银器。不仅从这些周边国家进货,还雇用外国工匠来中原制作。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多件唐朝金银器中,就有粟特的素面罐形带把银杯、西亚的镶金兽首玛瑙杯、罗马风格的狩猎纹高足银杯等。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数量之庞大远超以前的朝代,而且种类繁多,工艺水平极高。

▲鎏金仕女狩猎八瓣银杯

▲掐丝团花纹金杯

为独占金银器,《唐律疏议》甚至明确规定: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然而法律条文都遏制不住唐朝人对金银器的向往,以至于目前很多出土了唐朝金银器的墓葬,有一些其实都不是一品官员以上的。受这股金银器风尚的影响,唐朝在玉器的发展上,就衍生出了一种仿金银器的风格。

从目前出土的很多文物中,都能看到明显仿自异域金银器造型与纹样的玉器。例如何家村出土的仿照萨珊多曲长杯制作的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白玉单耳杯和青玉云纹单把杯等。

▲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除汉晋时期的耳杯外,唐代以前的朝代并不流行长形器皿,这种多曲长杯是对波斯萨珊式银器的模仿和改造,但纹饰还是中国传统图案。

▲唐青玉云纹单把杯。造型仿自中亚粟特地区制作的银带把杯,上有指垫,饰有纹样,下带指鋬(也就是执杯的把手),但纹饰还是中国传统的云纹。

仿金银器这样审美意趣的出现,是因为人们传统用玉观念的改变,觉得玉不再神秘、神圣,先秦时儒家赋予玉的道德观念在隋唐以后趋于淡化。到了自信张扬的唐朝,连审美都是缤纷多彩的。在兼收并蓄,汲取中亚、西亚等地艺术风格后,玉器也开始变得富丽堂皇,走向世俗化、生活化,这也意味着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玉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金银器中,有一类仿生器具也特别流行。和先秦时代抽象的仿生不一样的是,唐代仿生器比较写实,设计上独具创意。比如说唐代仿生器中最重要的一种器型——蛤形,或称蚌形、贝形,多用于盒的设计上,盒体仿造贝壳上下两扇,扣合的地方类似贝类齿合形式,以外轴连接,可以开合。专门用来盛放唐代女子的口脂、护肤膏等化妆品。

▲唐双凤蚌形银盒

▲唐凤纹金蚌盒

除此之外,唐代仿生器中的造型还有乌龟、蝴蝶、卧羊等动物,比例准确,造型生动逼真,这样的风尚同样影响了玉器的设计和风格。像是何家村出土的玛瑙羚羊首杯,就是一件非常典型的玉制仿生作品。造型类似牛角或卧羊,兼具写实和写意,嘴鼻处镶有金饰,质地莹润,流光溢彩,器宇轩昂。

▲唐何家村出土的玛瑙羚羊首杯

▲唐白玉卧羊

唐代金银器关于植物方面的仿生,则是受外来文化的启发,唐以前植物造型的器具并不多见。唐代工匠在借鉴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各种花卉造型的玉器层出不穷,繁复精致,富有变化,流畅顺滑的线条充分展现了植物柔软的形态美,一经出现就成了唐代贵族中的宠儿。

自上而下的流行风尚也影响到了社会的下层人士,因为金、玉不是普通身份能使用的,因此民间工匠通过瓷器来仿造金银器的造型和纹饰,像是壶上有手柄、杯盘带高圈足、有卷沿平口、圆形莲瓣口、花口状等特点的瓷器,都极有可能是仿造金银器而制作出来的。

这种仿生的风尚后来极大地影响了宋代的审美,伴随着宋代花鸟画的发展,仿生玉器中关于植物的种类增多,且更加写实具象,水仙花、梅花、木芙蓉、牡丹、蜀葵、菊花、莲花等都成为仿生玉器中最流行的造型。

参考资料:玉器的故事(下)故宫出版社

唐代金银器造型仿生设计范式研究王丽梅《包装工程》第37卷第2期

略论唐代仿金银器的玉石器皿卢兆荫古方《文物》年第2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代对金银器有多狂热连玉器都要仿照金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