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说妖解怪探索世界神怪艺术的起源
TUhjnbcbe - 2025/1/18 18:59:00

所谓神魔鬼怪,不过是人类的孤独和恐惧的现形。

世界上每种文化都有自己专属的神魔鬼怪

“厄喀德那怀孕并且生下了凶猛的后代:她最先生下的是双头犬奥特休斯,它是泰坦神革律翁的猎犬。接下来是一头吃生肉的怪物,名叫刻耳柏洛斯,它是冥王哈迪斯的猎犬,有五十个头颅,残忍无比,十分强壮。然后她生下了第三个孩子——邪恶的勒耳那水蛇海德拉,它有三个头颅,其中一个是眼睛冷酷无情的狮子头;它的尾巴是一条龙;中间的身子是山羊……她还是喀迈拉的母亲,那是一头令人恐惧的喷火怪兽,体型庞大,行动迅速,强健无比……”——赫西奥德《神谱》

厄喀德那

这段将怪物描绘的栩栩如生的段落,来自于约公元前年,赫西奥德所创作的史诗《神谱》,对古希腊人来说,怪物就这样诞生了,虽然很大概率上只存在于他们脑海的想象中。

而作为这些怪物的母亲,厄喀德那本身也是怪物,她的上半身是宁芙女神,下半身是蟒蛇,她生活在地下的洞穴中,本是神的后代,但是她的血统却发生了变异。她后代的各个身体部位都是胡乱错配的结果,仿佛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人产生恐惧:地狱的看门犬刻耳柏洛斯、水蛇海德拉、致命的斯芬克斯。

刻耳柏洛斯

虽然这些凶狠恐怖的怪兽很快就被史诗中的英雄们消灭,世界又重新恢复到了正常,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这些怪物们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扎下根来。

现今,怪物的复杂多样已经远远超过了赫西奥德最狂野的幻想,牛头人弥诺陶洛斯、长着狗头人的神、月圆变身的狼人、半人马、鹰身女妖、海怪、美人鱼、食人魔、洞穴巨人、魔鬼、邪灵、独眼巨人、触手怪、各种不可名状之物……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神魔鬼怪,而人类对这些神魔鬼怪了解得越多,就越是对它们着迷。它们的起源、它们的故事、它们的习惯和食谱以及抵御它们的方法,这些细节融汇在一起,编织出了一副令人们的想象力自由喷涌的画面。

这些怪物即便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但它们又揭示了关于人类哪些重要的秘密呢?为何历经前年它们依然如此鲜活呢?为什么它们能够跨越地域的阻隔而为全世界所共用呢?为什么古希腊和日本都有独眼巨人,而中国和欧洲又都有龙呢?

海德拉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怪物的存在呼应了人类深藏于心底的超自然感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从最古老的时代开始便是如此。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宗教故事中充斥着各种怪物和邪灵,即使是他们所崇拜祭祀的神灵,在现代人看来也是颇为怪异的,通过神灵与怪物的形象,秩序与混乱、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得到了具现化,从而能够被人类的双眼所感知到。

虽然怪物是用文字描述出来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外表,数目异常头颅或者眼睛、布满尖刺的尾巴、分泌着毒液的锋利牙齿,文学家或者画家们总是喜欢这样来描绘怪物的样貌,越怪诞恐怖越好。实际上,最早的洞穴壁画描绘的就是动物与人类的杂合体,这些画作对于第一次看到它们的人类而言,肯定非常的震撼和冲击,他们一定会想,“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它们就在洞穴的外面吗?”

怪物是违反自然法则的生物

怪物有众多的来源:神话故事、宗教文本、传统习俗、民间传说以及文学创作。它们往往同时拥有人类和动物的身体部位或者综合人类和动物的其他特征,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狮鹫格里芬以及龙,它们都是不同动物的混合体,而与人类相关联的方面则只剩下了思维方式。

还有一些怪物总是在不同的形态之间进行切换,例如狼人。这些怪物身上总是有着明显与人类相关联的特性,这就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这些怪物会思考吗?它们能够说话吗?它们还能做到哪些奇幻的事情?

在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怪物就是生活中的事实,这一时期的人类毫无保留的相信怪物是真实存在着的。

然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一神论宗教就不是那么愿意讨论怪物了。《旧约》通常而言很少会提到书里的超自然生物,虽然它的的确确描述了巨大的陆怪贝希摩斯以及海怪利维坦。在《新约》中,《圣约翰启示录》里描述了长着七个头的怪兽。但基督教的怪兽往往出现在比较后期的故事里,例如与恶龙缠斗的圣乔治以及被圣玛尔达所驯服的猛兽塔拉斯克。

与恶龙缠斗的圣乔治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异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形态都是不固定的,都是动态变化的。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记录了诸神之间似乎永无止境的争斗,他们不断地将对手变成其他生物。

在对世界缺乏真实认知、崇拜自然、充斥着古典神话的古代,确实是提供了孕育怪物的肥沃土壤,迷恋公牛的妇人生下半人半牛的生物,而在印度教传说中也有男人爱上母牛的故事,当然即使在现代,也不乏某个男人爱上了充气娃娃的故事见诸于报端。

印度教的神灵和古埃及的神灵一样,也常常被描述成有所改变的人形,有的神拥有额外的四肢,有的神拥有大象的脑袋,还有的神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以及变形的能力。印度教的邪灵也同样丰富多彩,而且都拥有强大的能力。

在地球的另一端,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复制了相同的模式,就像在古埃及一样,这里的宗教祭司会通过装扮的方式,暂时打扮成他们所认知的怪物的样貌。

民间故事所谈论的怪物

民间故事谈论的怪物多是洞穴巨人、美人鱼、精灵、狼人以及吸血鬼。研究人员在美洲原住民的神话中也发现了这样的传统,中国、日本、非洲以及全欧洲也一样,实际上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民间怪物,有些怪物潜伏在黑暗的地方,有些怪物则不停注视着我们,在日本,甚至存在非比寻常的精灵,它们会在人们熟睡时将浴室打扫干净。

中世纪的欧洲仍然充满了恐惧和迷信,此时的怪物有的是以魔鬼和邪灵的形式存在于家中,有的则出现在遥远的土地上,面孔长在躯干上,有多只眼睛或者四肢,有的甚至身体上长满了触手。

这些怪物通常被雕刻在建筑的柱顶或者被描绘于手稿的页边或者空白上,克莱尔沃的圣伯纳德则对此十分不满,并将这些现象谴责为“怪异的畸形和畸形的怪异”。相比之下动物寓言集则更容易令人接受,其中的寓言故事涉及独角兽这样的怪物。

利维坦

这种对怪物的迷恋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在哥伦布航行之后,人们发现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探索的地区,有很多的事物等待人们去挖掘。新兴的科学试图对怪物进行分类归纳并给予合理的、符合人们认知的解释,而到了17世纪,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人员对怪物是否存在产生了严重质疑,地图绘制人员开始沉默不语地清除地图上的恐怖海怪,并且对于它们能够出现在地图上感到羞愧不已。

浪漫主义运动刺激下的新兴神怪艺术

时间来到18世纪,在蓬勃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刺激下,欧洲对怪物又产生了新的兴趣。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创作于年)就是这场新运动最初期的杰作。在心理学上,它第一次真正探讨了作为怪物是怎样的一种感受。18世纪,哥特式恐怖文学流派紧紧攥住了大众的想象力,让德古拉伯爵等形象深入人心。而从格林童话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孩子们也没有躲过这次浪潮,因为很多故事里都充斥着狰狞的怪异生物。

在东方的日本,民间传说开始呈现出更加生动幽默的新样貌,例如在18世纪出现的“百鬼夜行图”,其中汇集了一大批的古怪生物。北美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创作力,移民们奔向西海岸,穿越了广阔的未知山脉和林地,与此同时,一大批全新的怪物传说也随之涌现出来,被人们称之为“令人恐惧的魔精”,例如格拉瓦库斯、霍达格、斯奎克以及鹿角兔等等。

科学技术很快就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怪兽。H·G·威尔斯笔下的莫洛博士则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创造出了许多动物和人类的突变杂种。直到20世纪初,对于人类为什么需要怪兽这个问题,才有了第一个真正的解释。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怪物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们将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的重要信息传达给我们,代表着埋藏在我们自身之中的“他者”,“明亮的白天世界和充斥着怪物的黑夜世界”的分野。

从毕加索的牛头人到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幻想动物学手册》、从尼尔斯湖水怪到喜马拉雅山的雪人、从大脚怪到卓柏卡布拉(一种疑似存在于美洲的吸血动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类对于怪物的兴趣似乎从来没有消退过,毕竟对于人类而言,探索未知以及认知自我是最充满挑战与乐趣的一件事情。

科幻小说在20世纪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的怪物,这一次它们来自于外层空间,尽管它们大多都具有类人形态。或许这标志着人类在自己的星球上创造怪物的可能性已经消耗殆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那没有尽头的深邃星空之中。

怪物的复兴显然是没有可能的,虽然至今仍然有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异常现象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用担心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洞穴巨人吃掉,相信在未来,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那些仍未得到合理解释的怪异,迟早会被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被人类一睹真容,但是对于这些曾今在人类历史上给我们带来巨大阴影的生物,我们依然要保留一份迷恋以及恐惧,毕竟,我们应该牢记是谁创造了它们,不是上帝、不是厄喀德那、而是人。

人类拥有难以置信的、狂热的、不可毁灭的想象力。

探索世界神怪艺术起源的过程,也是我们对于人类自身认知的一种探究与完善!

我是爱聊历史的肥猫君,欢迎大家阅读俺的文章,喜欢肥猫君文章的朋友,请点个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妖解怪探索世界神怪艺术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