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的告诉大家,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耳濡目染地被父母影响着。所以,要想孩子学好,一定要以身作则。
我曾经刷短视频直播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个例子,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在说遇到的一些奇葩事情,脱口而出说了句粗口,孩子听到了还跟着说了出来,父母都惊呆了,呵斥孩子好的不学就学些不好的,孩子委屈的就在那里哭,家长还在那里骂孩子。看到这里我默默地退出了直播间,这明明就是家长的问题,怎么就反过来怪孩子没有学好呢?
所以我也是想跟各位家长说,孩子犯错了,第一时间不是要去责怪他,而是先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存在了什么问题,先从根源找问题,只有三省吾身,才能给到孩子一个优秀的教育和家庭环境。
像刚刚那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父母对待孩子总是消极的态度,呵责,打骂,批评,以为这样的方式就是爱孩子的表现,但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好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会畸形发展,觉得爸妈是不爱自己的。很快,叛逆期也就来了,父母更加头疼。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持续而有力的,不能对孩子放任,但也不能扯着孩子不放手。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管教,输出道理,必须是言传身教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孩子毕竟年纪小,懂的道理不多,家长更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以理服人,而不是拳头说话。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你沉迷游戏,你是希望爸妈对你又打又骂,还是希望他们坐下来跟你促膝长谈,指出玩游戏的害处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吧?既然你都选择后者,那孩子何尝不是呢?
第二个就是教育问题家长们要达成共识,不要不统一。何为不统一,就是慈母严父的传统模式,妈妈溺爱,爸爸严厉,其实这样子的方式不值得推荐,甚至还会发生分歧。不论任何时候,家长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一致的,严教又要体贴关心。
我觉得这点我二叔做得很好,二叔有两个孩子,从小对俩孩子的教育就特别的用心,比如什么是必须做什么是不应该做,做完应该做的事情,他就会奖励孩子,比如说暑假出去玩,比如说拥有自己心爱的玩具,自己喜欢吸烟,但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吸烟,也不在孩子面前说粗口,也不在孩子面前骂骂咧咧的,所以他俩孩子都特别有礼貌,学习成绩也很不错。
以上两点都是言传身教最重要的两个点,家长们以身作则,孩子才会茁壮成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