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可能会忽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孩子的呼吸方式。张嘴呼吸这个小动作,可能在无声无息中影响着孩子的颜值和智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看似平常、实则危害大的口呼吸现象。
一、什么是口呼吸?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鼻子进行呼吸的。鼻子不仅是呼吸的通道,还是空气的净化器和加湿器。但当鼻子这个通道受阻,比如感冒、鼻塞、趴着睡觉,或者做剧烈运动突然需要大量氧气时,鼻子不够呼吸时,就会用嘴巴来呼吸。这种用嘴巴进行呼吸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呼吸。
口呼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应急方式。当鼻子无法正常通气时,嘴巴会暂时替代鼻子的功能,以保证呼吸的顺畅。然而,如果长期使用口呼吸,就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孩子为什么会口呼吸?
孩子口呼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鼻子通气受阻。当孩子感冒、鼻塞时,鼻子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张嘴呼吸。此外,趴着睡觉、做剧烈运动等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孩子用嘴巴呼吸。
除了鼻子通气受阻外,还有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口呼吸。比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等,这些疾病会导致上呼吸道发炎变狭窄,用鼻子呼吸受阻。尤其是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引起口呼吸的概率高达72%。
三、口呼吸对孩子的影响
影响面部发育
长期口呼吸会影响孩子的颌骨发育,导致面部形态异常。鼻呼吸时,舌头自然抵在上颚,对上颚有一定支撑作用。但口呼吸时,为了让空气更顺畅地进入咽部,舌头一般会轻轻抵在下排门牙处。这时,上颚就会失去舌头的支撑,再加上脸颊两侧肌肉的挤压,颌骨会慢慢变狭窄,牙齿都挤在了一起,孩子可能会出现上颌前牙突、开唇露齿等面部形态。
此外,口呼吸还破坏了口腔、鼻腔气压的正常平衡,造成上颚盖高拱。上颚的牙列变狭窄,牙齿往外凸出,形成龅牙。为了获得更多氧气,孩子还会无意识地向前伸脖子,下颌一直被拉着很容易下垂,时间久了就会发展成下颌后缩畸形。
引起呼吸道感染
从鼻子进入的空气,是经过净化的。而且空气经过鼻黏膜的时候,还会被加热、加湿,这样进入到肺部的时候,温度、湿度和人体差不多,可以保护肺部健康。但从嘴巴进入的空气,就没有这些过滤和加工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会直接进入咽部,攻击腺样体和扁桃体,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影响孩子的全身健康
鼻呼吸时,我们的血氧饱和度更高,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和氧气吸收,把氧气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但在口呼吸时,血氧饱和度较低,可能会引起一些功能障碍,导致孩子晚上睡不好、注意力无法集中、遗尿,甚至连智力、心脏等也会受到影响。
四、如何进行口呼吸自测?
观察嘴巴是否张开
观察孩子在玩耍、看书、睡觉等不说话时,嘴巴是不是张开的。如果张嘴幅度大到可以伸入一根手指,差不多有十几毫米,那就有口呼吸的嫌疑了。
检查嘴里是否有气流进出
孩子张嘴时,可以拿小镜子贴近他的嘴巴前方,观察镜子上是否有雾气。没有小镜子的话,也可以换成缝衣服的棉线,放在他的嘴前,看看会不会被吹动。
观察其他症状
判断孩子是不是口呼吸,还需要结合其他表现。比如是不是有睡觉打呼噜、喉咙有痰液、鼻子长期堵塞、睡觉不安稳容易醒、眼圈发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如果孩子符合以上三项表现,那就很可能是口呼吸了,最好带他去耳鼻喉科做一个呼吸道检查,排除腺样体肥大、鼻咽结构异常、鼻炎等疾病。
五、孩子养成了口呼吸习惯怎么办?
如果孩子没有呼吸道疾病,或者治疗后鼻子已经恢复通畅了,但还是一直张口,可能是养成了习惯。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唇肌功能训练来纠正孩子的口呼吸习惯。比如教孩子抿饼干、面条等扁平一点的食物;在嘴巴前放一张纸巾,抿紧嘴唇,用力、连续发出“泼”的声音;在上下唇之间放一张干净的纸片,让孩子抿住等。这些练习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挑着做或重复做,每天练习3~5分钟,有助于帮孩子形成自然的唇部闭合习惯。
在纠正孩子口呼吸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坚持。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和情绪变化,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和焦虑。如果孩子的口呼吸习惯难以纠正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