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严重内眦瘢痕的切除还原覆盖修复术
TUhjnbcbe - 2021/2/5 5:41:00
内眦赘皮褶皱是亚洲人的一个特别典型的眼睑形态,这致使许多亚洲人去做美容手术。在VonAmmon首次记叙了此项手术后,许多内眦赘皮矫正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然而这些方法或可引起不良并发症,其中包括内侧眼睑闭合不全、泪阜及黏膜的暴露、内眦赘皮周围的瘢痕增生、内眦赘皮间距过短、凶狠或者衰老的面部外观等。

尽管存在修复这些并发症的迫切需求,但是恢复内眦赘皮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却比较少。V-Y皮瓣或者V-Y皮瓣改良矫正术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内眦赘皮修复技术。V-Y皮瓣是一项有用的技术,但是缺点包括内眦的赘皮倒置以及赘皮的直角畸形。而且由于此项术式将包括皮瓣和原有瘢痕组织一起转移,所以对于大面积瘢痕组织的病人来说较难把瘢痕全部去除。

因此,作者使用了还原覆盖法进行修复。主要是采用原有内眦赘皮手术倒序步骤进行修复的,设计和操作都比较容易。通过松解眼轮匝肌,从而使瘢痕引起的张力减少,而皮瓣活动度增大。在此基础上,作者改良了传统术式,积极地去除原有内眦成形术所产生的瘢痕组织,并在新形成的内眦赘皮中隐藏残存的瘢痕。因此,可以恢复到更为自然的外眦赘皮。

伴随着亚洲内眦赘皮矫正术普遍实施,与瘢痕相关的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作者提出这种合适的修复并发症的方法,尤其是与瘢痕相关的。这个改良方法为切除还原覆盖法,这比先前各类修复方法效果更好。

材料:

我们入组了个出现内眦赘皮矫正术后并发症的求医者,并于年5月到年10月对他们实施了切除还原覆盖法修复术。求医者当中有名女性(88.5%)和59名男性(11.5%),平均年龄为31.3岁(年龄分布为18至52岁)。我们将入组求医者分为两组:修复组和再次修复组,修复组有名求医者(占84.6%)他们早先均没有采用其他任何修复方法;再次修复组有79名求医者(占15.4%),他们早先已经做过其他修复手术。68名人接受了V-Y皮瓣术,剩下的则采用了V-Y改良皮瓣术。V-Y改良皮瓣术相对于V-Y皮瓣术是指增加了一个倒切或者一个弧形辅助切口。

入组包含的标准有严重瘢痕、内眦赘皮畸形以及泪阜暴露。而在接诊时发现有些在正常范围内却想要改善不对称的求医者以及那些有身体先天性畸形的求医者均被排除在外。

内眦赘皮矫正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过度暴露睑结膜导致的凶恶的面貌、衰老的外观,以及给人带来感觉特别好斗的短小的内眦间距。

手术方法: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首先在求医者术区设计出3个点(图1):A点位于泪阜内侧1mm处;B点位于A点垂直方向70°处且距离A点4mm;C点位于A点外侧沿睑缘10mm处。标记完3个点之后,于切口线实施局部麻醉。而后用15#刀片切开A,B,C的连接线。图中红色阴影部分展示了需要分离松解的区域。于该区域做眼轮匝肌下层次的充分分离以减轻早前瘢痕的张力,分离时由下至上,分离松解出内侧的这个宽阔的区域。在分离后,助手手指牵拉皮瓣至鼻侧,可创造出一个新的点A`。点B向前侧移动,A`BA三点位于一条线(图2)。缝合A点,B点,缝合AC线。

因此原有的术后瘢痕会集中在A`BA线上。我们切除掉这个围绕在线A`BA周围的已形成猫耳畸形的瘢痕(图3),而且因为绝大多数瘢痕都集中在A`BA线周围,超过70%的瘢痕组织可以在切除这个猫耳畸形的过程中得以去除。

在助手松手后,皮瓣和B点会往外松开。点B就会成为了新的内眦赘皮,而BA线就在新生成的内眦赘皮内就被隐藏在剩下的瘢痕组织里了。大概20%的剩余瘢痕得以隐藏在内眦赘皮里。那么内眦赘皮自然而且圆滑流畅的外观就通过切除还原覆盖法做了出来。

所有统计分析都通过SPSS软件进行。

在术前检查中,作者定义了原有瘢痕等并发症。由于泪阜暴露以及狭长眼睑外观都是主观的并发症。因此,求医者的满意度设定为评估条件。眼睑闭合不全由洗脸时水可以流进眼里进行阳性定义。严重瘢痕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得分3分以上则可定义。

内眦赘皮间距是两个内眦赘皮之间的距离,可由外科尺量出。矫正过度和矫正不足则由这个距离同理想距离相比过长或过短1mm来分别定义,不满意的瘢痕则根据求美者满意度来进行定义。

不论求医者之前是否已经做过了修复,不论原来采用哪种内眦赘皮成形的修复方法,我们都选择切除还原覆盖修复方法来修复内眦赘皮褶皱,测量术前术后内眦赘皮间距。内眦赘皮间距术前术后增长了从32.8mm到36.6mm不等(p<0.05)。求医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严重内眦瘢痕的切除还原覆盖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