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境内,东经°32′至°18′、北纬22°48′至23°33′之间,面积8平方公里,老山主峰为核心的区域共有大小27个山头,主峰海拔.2米,是中国与越南边界线上的一个普通骑线点。老山不是因为它的山出名,而是中国*人在长达十多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国*人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树立了永远不可战胜的光辉形象,孕育出来的一种摧人奋进的老山精神。
“老山精神”是以“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和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革命*人英雄气概。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强大和神圣不可侵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受干扰,并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奋勇前进!一、环境恶劣,地形复杂,是老山前线生存条件的真实写照
一是老山地区系山岳丛林地、亚热带气候、地形复杂、气候特殊。老山地区一年分两季,雨季阴雨连绵,旱季终日浓雾不散。雨季一天能下数十场雨,因为土质的问题,到处都在塌方;旱季是成天大雾,对面不见人,洗的衣服一周也晒不干,身上衣服整天都是湿的。在前线的天中(我们榴弹炮营是85年8月去前线的),阴雨天为天,雾天45天,共占总时间的66.8%,睛天73天,占33.2%。
二是老山地区气候特殊,蚊子、老鼠、蛇多。俗话说:三只蚊子一盘菜,两只老鼠半麻袋。那里的老鼠个头大,由于没有天敌,经常吃一些尸体和活物,造成了畸形发展,有的和兔子一样大,根本不怕人,成群结队的。我们从步兵要了只小猫来喂养,防止老鼠的侵害,结果当天猫的耳朵就被老鼠给咬掉了,那里的老鼠根本不认猫。我们晚上睡觉时再热的天都得用防潮被把手和脚包裹起来,要不老鼠就会直接啃手指、脚指、耳朵,蹲过猫耳洞的官兵没有不被咬过的。老山是热带雨林,没有冬天、潮湿,所以很适合蚊子生长,这就造成它们的个头特别大,咬人就不用说了。蛇就更不用说了,山林草丛遍地都是蛇,战士被蛇咬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气候环境特别差。当地流传的俗语:“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路无三米直”,一天当中的温差很大,真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烤着炉子吃西瓜。海拔高差大,有的地方海拔是负数,雨季不下雨时,空气湿热可达四、五十度;海拔最高的是老山,山上严重缺氧。内地人到了那个地方,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头脑发蒙,就好像长期在桑拿屋里一样,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二、歌舞升平、花前月下,与艰苦生活和流血牺牲形成鲜明对比
无私奉献这种精神风貌的形成,有着一个心灵境界的升华过程。老山作战,是在举国搞“四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一场边境局部战争。前方将士“流血牺牲,无私奉献”,后方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两者之间形成的反差较为强烈。
还必须承认,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人走上战场时的心理基础,同革命老前辈投入战争的心理基础是不一样的。当年,革命前辈投入战争时,他们在旧制度下受尽压迫和剥削,他们能够自觉地把阶级解放和个人翻身联系起来,为之英勇奋斗。而新一代*人投入战争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策,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致富之路,人心思富,人们开始享受国家*策给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加之他们中间许多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正因为这样,形成了前方后方的巨大反差,他们对个人的安危、得失不可能一点不考虑。
战士每月只领取7—10元津贴,前线生活费每月15元,牺牲后抚恤金只有几百元,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廉价的生命啊!所以前线官兵在心理上便要求后方人民,对他们作出的流血牺牲给予应有的“理解”,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相应的待遇,正是这种心理要求的反映,一度喊得很响的“理解万岁”这句口号,它的出现有着客观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
而前线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也不可能从一些文学作品中了解到。前线的官兵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精神上的摧残和身体上的痛苦折磨。
一是“猫耳洞综合症”。猫耳洞里特别潮湿,洞上滴水不断,地下脚踩泥塘,谁说我们在猫耳洞里缺水喝?我们的衣服有时潮的都能拧出水来!战士们没有一个不落下关节炎的,由于长时间晒不到太阳,几个月不能洗澡,人都捂得有点发霉,有的人身上都长“青苔”。烂裆是最普遍的,猫耳洞人几乎没有不烂裆的,裆部腐烂是极其痛苦的,患病的人奇痒难忍,又无法挠,直往外流*水,有的还化了浓,当时医疗条件也跟不上,根本无法治疗。除了烂裆,患前列腺炎的官兵也是相当普遍的,因为长期吃不到蔬菜、喝不上水,加上卫生条件恶劣,有时为了躲避炮击,就在洞中憋尿,有时憋的膀胱都要炸了,有的患了尿路感染,所以很多战士干脆不穿裤子,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裸体战争”。久而久之,那种来自腹下的难以名状的涨痛简直都要把人给逼疯了。一线步兵阵地上的尸体得不到及时搬运,很容易受细菌病*感染;一旦是蚊叮虫咬,也极容易皮肤感染,我的腿上就多次生疮、流脓和腐烂。记得一个前沿哨位的战士在阵地的猫耳洞守了两个月,撤下阵地时是由*工抬下去的,原来身材魁梧的他变了个人似的,面*肌瘦,身躯佝偻,由于长期在矮小狭窄的猫耳洞中蜗居,下阵地后双腿都不会走路了,浑身哆嗦,经过半年治疗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泰安市交通局的副调研员孟庆宽,当时他是排长,瘦得剩下了一把骨头,只有80多斤。在老山前线我们把这一系列源于猫耳洞的稀奇古怪病症统称“猫耳洞综合症”。
二是生存环境极差。尽管在这里雨季一天也得下上好几场雨,但在老山仍然是吃水很困难,我们吃水要到山下很远的地方背,老山有泉水的地方并不多,到处都是水,但都是泥巴汤,没法食用,原因是那个地方是风化土质,没有黏性,下雨后就泥巴汤。背水要经过好几个暴露地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亡线”,经常要冒着越*炮火的直瞄射击的危险。一般是两个人作伴,每人背50斤水,要翻越好几个山头和暴露地段,为了躲避炮弹,有时要快跑通过死亡线,在老山空着身子走路都要大喘气,别说负重了。由于没有路,生活补给全靠*工往上背,数量有限,也不及时,平常基本上是吃不到蔬菜和肉,多数是以压缩饼干和罐头充饥,一线官兵的身体极度虚弱,各种疾病经常发生,但与一线步兵相比我们炮兵就幸福多了,他们比我们更艰苦。
三是天天面对伤亡,时时高度紧张。由于作战的需要,双方都会挖堑壕向对方延伸,或者占领一些自然小山洞作为前沿阵地或哨所,这就不可避免出现交错的现象,有的前沿哨所相距只有几米远,不要说睡觉打呼噜,就是放个屁也能听到,这种哨所战士就根本不敢睡觉,如果对方听到声音,只要一个手榴弹扔过来就全部解决了。加上看着自己的班长、战友、老乡牺牲和受伤被抬下去,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受伤、牺牲的是不是自己,在这种精神长期压抑和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和疾病是在所难免的。我连在12.2战斗中,3小时10分钟就发射炮弹,仅弹丸重量达32.77吨,全连共4门炮,平均每炮发射8.19吨炮弹,火炮的身管都打红了,都可以点烟,许多战士耳朵被震得鲜血直流、填送炮弹手磨破、手被烫伤、搬炮弹累得晕倒比比皆是,这一战下来每个人耳朵几乎都失聪,这样高强度的射击在炮兵射击史上实属罕见。我们营在前线期间先后遭到越*炮击次,落弹发,我所在的54号观察所被越*炮弹击中4次,好几次都差点牺牲了。这里还不能不提到老山的地雷,为了防止敌方偷袭,双方都大量埋设了各种地雷,数量之多是难以想像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花巨资对老山进行排雷,但地雷还没有清理完,下雨塌方时能听到地雷的爆炸声不断。老山战场有个规矩,除了走过的小路,没有人会迈出小路之外一步的,如果迈出一小步,你的腿说不定一下就会被炸飞。这种高度紧张的状况,时间短了还能坚持,时间长了人真会崩溃的!
四是一人上前线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或者是悲剧。我的同学炮兵侦察英雄花陈兵烈士,结婚不久就上前线了,当时女儿花蕊还没有出生,“12.2”战斗的前一天,他收到家里寄来的信和女儿的照片,当时他高兴的不得了。第二天战斗打响不久,一发炮弹直接命中50号观察所,当场牺牲。我的54号观察所离他只有一百多米,也是越*炮击的重点,只能说我的命大罢了。他的牺牲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多大的悲痛啊,特别他从未见面的女儿。我们的官兵中许多是独生子女,一旦牺牲了,这个家的天就真完全塌了。我们都听说过《妈妈,我等了你20年》的散文诗,赵占英烈士的母亲赵斗兰,因为儿子牺牲埋在麻栗坡烈士陵园,20年都没有能力去看望自己的儿子,最后在*府和战友的帮助下,第一次见到儿子的墓时,那痛不欲生的哭声,让所有的人感到撕心裂肺!
三、以苦为荣,视死如归,源于内心流淌的爱国主义精神
曾经有一个战士给后方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在后方过年、过节的时候,希望你们忘掉我;我在前线流血牺牲,就是不使你们在节日欢乐里再添一滴苦泪,不希望在你们的美酒中再加一滴苦涩的滋味”。
我们*人也是人,也吃人间烟火,难道我们不知道前线艰苦吗?难道我们不清楚向前冲就意味着死亡吗?难道我们不愿意享受花前月下的幸福生活吗?不!因为我们有爱*的崇高信念、有爱国的赤胆忠心、有*人的神圣使命。这就使得我们有一种双向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外,突出表现在心甘情愿为捍卫祖国的尊严、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宁英勇奋战、流血牺牲;对内,则表现为心甘情愿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奉献着青春年华,履行自己作为爱国公民、革命*人的崇高社会责任。
广大参战官兵经过战火洗礼,都自觉地思考着这样—个问题,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是一味向社会索取,还是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应有的奉献?他们选择了后者!因此,无私奉献,也就成为前线官兵共同的精神风貌。“硝烟丛中英雄壮举惊天地,猫耳洞里将士精忠映山河”,这就是我们前线官兵心态真实写照。还有些很好的对联,反映了前线官兵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抄录部分如下:“艰苦守边防幸福何在在万家欢乐,碧血洒南疆捐躯为谁为华夏振兴,爱国奉献”,“步枪机枪冲锋枪枪枪怒火满膛,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藏龙卧虎,严阵以待”,“枪声炮声战斗歌声声声入耳,男兵女兵所有大兵兵兵奉献”,“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老山前线的官兵蹲在猫耳洞里,洞道狭窄,上面有塌方的危险,下面有积水,周围有老鼠、蚊虫叮咬,前方有穷凶极恶的敌人。长期的潮湿使得脚上、档里都发霉、糜烂了,经常断水缺粮、战斗连绵不断,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官兵们仍然利用战斗间隙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创办战士诗社,举办演讲会、节日联欢会、战地迪斯科,歌声笑声不断,掰手腕、下棋、“拱猪”等活动,丰富了战士精神文化生活。力明学院的王力一董事长在前线时,就用他的吉他和歌声给战友们带来了许多欢乐。我们炮阵地还充分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制作一些盆景,用引信盒制作标语,就地取材制作宣传画,用炮弹箱制作围墙,使阵地成为一个美丽温馨的家。生活条件差,战士们用“炒菜少佐料诸君莫笑,吃饭闻火药别有味道”等对联,充分体现了革命*人坦荡的胸怀和不怕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以保持高昂的斗志。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战士,他们以奉献为荣,以吃苦为乐,视职责为命,用青春、热血、生命写就了老山精神的光辉诗篇!
最后,引用两次参战、我的首长魏丕强同志的一段散文:真的,月亮是伟大的。当天地间一片光明的时候,她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当黑夜降临的时候,她便挺身而出向黑暗激战。这不就是战士的伟大品德吗?!
月亮之歌(视频)(本文选自年10月21日徐建闽同志在老山精神时代价值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建闽,年3月入伍,中共*员,中校*衔,历任步兵第师炮兵团班长、排长、副指导员、连长、司令部参谋、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对越作战时,任陆*第67*独立榴炮营第6连连长。
徐建闽年在老山前线掠影。
延伸阅读:
1、老山精神成因浅析及时代价值思考
2、新时代更需大力弘扬老山精神
3、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4、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论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6、论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
(点赞是鼓励,转发是弘扬。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英雄旗帜》高举中国英雄的旗帜,高唱时代英雄的赞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讲述英雄故事,维护英雄形象。欢迎投稿。邮箱:hgqsan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