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塔编辑组
小宝耳朵上有个小小的洞,奶奶很高兴,说这叫“天仓”,属于聪明有福气的象征。小宝爸爸也有,而且两边耳朵都有呢。
这小洞除了有“天仓”的说法,还有“粮仓”,“富贵洞”等吉利的称呼。
听老人这么说,小宝妈妈即使偶尔发现有一些油油的东西会从小宝耳朵上的小洞里溜出来,也没太在意。没过多久,小宝的耳朵竟然肿了。
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耳朵发炎了,而源头就是耳朵上那个小洞。
耳朵上这个小洞到底是什么?
这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结构发育不良导致的,也就是说,胎儿耳朵上本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出现了小孔。
耳前瘘管一般出现在耳前,轻的仅仅是一个小凹点,有的会出现在耳后。而这种耳朵上的小洞,属于显性遗传,家族里同时好几个人有都是正常的。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洞
米饭耳朵上也有这样的洞,但是与小宝的家长不同,米饭妈妈很重视这个小洞。因为米饭妈妈自己吃过亏,她说小时候老爱躺着哭,眼泪顺着眼角流到了耳朵后面的小洞那里,次数多了,就发炎了。等家长发现的时候,耳朵后面已经都肿了,最后还是去做了手术才解决问题。
虽然耳前瘘管看着只是一个小小的洞,但它却是通向颅内,一旦感染发炎,就会造成瘘管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化脓的症状。而且,出现脓肿后会很难愈合,部分症状严重者还有可能会损伤耳膜,从而影响到听力。
所以,出现感染以后,应尽早进行治疗。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的话,会造成日后的反复感染,那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无事莫慌,有事莫等
平时如果没有什么症状的话,耳朵上这个小洞洞是可以不用管的。
当挤压时如果出现了少许稀薄粘液或是乳白色的粘粘的东西溢出,及时清理干净即可。但是,如果有继发感染,则瘘管周围会出现瘙痒、红肿甚至溢脓,那就需要赶紧治疗。
轻度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局部热敷以及正规的抗生素治疗;重度感染比如形成了脓肿,则需要动手术,将脓肿处切开引流。感染情况被控制住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看是否需要切除瘘管。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吃药还是打针,都是受罪。所以,防患未然才是良策。
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孩子预防感染呢?
1耳朵痒,不要揉耳朵外廓也会有细菌,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耳朵痒的时候不要乱揉,如果将细菌揉进瘘管里,会有发炎的风险哦。
2耳朵周围多清洁平时家长要多给孩子清洁耳朵尤其是瘘管周围。游泳、洗澡哪怕是淋雨后,都要及时给孩子将水擦干净。
3身体好才是真的好家长要多带着孩子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4吃喝要清淡尽量少让孩子吃重口味刺激性的食物,清淡饮食。易上火的零食也要少吃哦。
健康事,无小事。
家长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