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适合骨导助听器呢?
发现听力问题,去了解助听器的你是否眼花缭乱?
最近有客户总在问骨导助听器,市面上宣传的骨导助听器,号称致力改变听声方式,解决任何听损问题。骨导助听器真的这么神奇吗?对此大家都非常好奇,甚至有些听损人士跃跃欲试。在此,分享一些小知识帮大家更清楚的了解骨导助听器。
骨导助听器不得不了解的知识普及
声音传入人耳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空气传播,”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内耳“;另一个是骨头传导,”颅骨—内耳“。不管哪种方式,最终都是为了声音能传到内耳。骨导助听器的原理,就是将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不再通过“空气传导”,而是借助人本身已有的“骨头传导”,将声音传至内耳。
骨导助听器的外形有:眼镜式、头夹式、发带式等。无论哪种骨导助听器,都必须将振动器固定在患者的颅骨上,其体积较大,隐蔽性较差。其舒适性较气导耳机相比要差。而且,随着科技发展,气导助听器的降噪越来越好,骨导助听器没有很先进的噪声识别和控制技术,这就导致人多或嘈杂时的聆听效果远差于气导助听器。所以,气导助听器是优先的干预手段。
那么,什么情况下选择骨导助听器呢?
骨导助听器的适用人群
在治疗及气导助听器干预不佳,且骨导听力好的情况下,才会去考虑骨导助听器干预。
具体情况如下:
1.低龄的小耳畸形或其他外耳畸形的孩子。因为孩子太小不能进行整形手术治疗,一般要达到6岁以上才可以进行手术,因此在骨导听阈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先使用骨导助听器。
2.反复外中耳感染,长期治疗无法改善,骨导听阈不严重的,可以使用骨导助听器。
3.单侧听力损失患者的患耳听力较差或丧失,对侧耳听力正常,也可以适用骨导助听器,提高单侧听损者的噪声下言语识别及声源定位的能力。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