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畸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骨导助听器的发展史
TUhjnbcbe - 2021/5/4 20:40:00

骨导助听器广义来说包含了单纯骨振式和和中耳骨桥式。两者工作原理是类似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类似于气导助听器和耳蜗吧。前者直接置于乳突附近,后者分两部分,基座或中耳振子需要手术放置。今天主要介绍单纯骨振式助听器。

单纯骨振式助听器顾名思义通过颅骨振动传导声音,适用范围包括传导性听力损失、单侧听力损失以及混合性听力损失,通常中耳长期炎症者佩戴耳道式或耳背式助听器反而加重病情。

骨导助听器随着助听器的广泛使用慢慢兴起,因佩戴方式的不美观和手术并发症的高等情况,又沉寂没落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年来,技术的改进使得骨导助听器的外观体积缩小和患者自身观念的转变,从前年开始,骨导助听器行业暗流涌动,呈现迸发现象,大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开启一段腥风血雨的厮杀!

最早生产骨导助听器有两家,Sonotone和westernelectric。Sonotone成立于20世纪三十年代晚期,是一家蜚声世界的助听器制造商。二战期间,美国陆*通信兵团曾委托sonotone研发骨导通讯技术,希望能在战场的噪声中提供清晰的声音。可惜骨传导方案因技术不成熟惨遭淘汰。外观上看都比较粗糙。

后来慢慢发展成与眼睛相结合。从业来,最早看到的是眼镜式骨导助听器,年前后有生产,眼镜式助听器较好地解决了外观的问题,接受程度高。

斯达克在年左右曾经也生产过一款头夹式骨导助听器,外观差强人意,国内销售量很少,10年左右就退市停产了。价格元和元。相比现在动辄3-5万的骨导助听器来说,只能望洋兴叹了。假如现在没有停产的话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助听器公司巨头奥迪康公司对其进行了改进,也是头夹式。SumoDM系列,声音处理器直接用耳背机外接,价格稍贵元,做工方面好于斯达克,但从实用性方面来说没有斯达克好,对于小耳畸形,耳廓发育不全者,耳背机没地方挂啊。

年国内某经销商引进了拉贝骨导助听器,外观来说没有什么新意,只是将其他厂家处理器和骨振子都置于同侧,但啸叫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3个系列:头夹式、头戴式和眼镜式,功率有50/55dBHL,价格为1//元。

耳蜗公司大巨头也参与企图分一羹,cochlear生产的BAHA骨导助听器分为软带式、骨锚式(基座需要手术植入)和头夹式(好像停产了),功率有:45/55/65dBHL。外观越来越小,现在最新款已经升级到BAHA6。价格以上。

奥迪康公司16年重振旗鼓,再次杀入骨导助听器领域,推出Ponto(胖头)。企图抢占高端市场,各省经销商一年卖不了几台,拿货折扣贵的一笔,导致终端客户价格折扣几乎没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两眼抹黑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年。功率分为45/55dB,,也分为软带式、头夹式和骨锚式。型号分为Ponto/PontoPro/PontoPlus/PontoPower,价格为//4元。骨锚式加收植入体元。

国产的就不讲了,诺尔康好像有推出,其它杂牌子的不说了。顺带讲讲奥地利MEDEL耳蜗公司也推出了骨桥VSB/BoneBridge,国内做的很少,并发症很高,导致手术医生不能很好地推广,价格在8-10万左右。

美国sophono生产的Alpha1/2骨导,目前国内没上市,价格不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导助听器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