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全国爱鼻日”
值此全国爱鼻日之际
医院耳鼻咽喉科特邀医院(三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范敏·教授
4月11日上午
莅临会诊、指导
守护儿童耳鼻咽喉健康医院(三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带头人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医院兼职教授
四川省/成都市耳鼻喉医疗质控中心专家
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专科分会副会长
省医学会耳鼻咽喉专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喉内镜与微创专委会理事
范敏,主任医师,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四川省女医师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常委、成都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头颈分会四川省专家委员会常委、泛太平洋亚洲美容外科学会中国区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喉内镜与微创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成都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成都市艾滋病质控中心专家;《现代临床医学》编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院兼职教授。率先在西南地区及成都地区开展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鼾症及鼻内镜手术;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过敏性鼻炎;显微镜下CO2激光咽喉部手术等多项先进的微创手术。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十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主要擅长鼾症的诊断及手术、鼻内镜手术及显微镜下激光咽喉部手术及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会诊花絮
周末,本是家长陪着孩子玩乐的时间,但很多家长选择了带孩子来到医院耳鼻咽喉科,我院耳鼻咽喉科特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范敏教授周日上午到院会诊,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早早地来到了候诊区,有序等待着专家的到来。下过雨的成都,风中还透出一股微凉,11日一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范敏教授就来到了医院耳鼻咽喉科,即刻开始为等待着的孩子们进行一对一会诊。会诊过程中,我院耳鼻咽喉科医生与范敏教授默契配合,通过高清内镜检查直观了解小朋友们的病灶情况,针对小朋友的病情积极展开讨论,一起为很多小朋友们制定了针对性的诊疗方案,给家长们提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保护儿童耳鼻喉的建议,获得家长们的广泛赞誉!许多家长可能觉得耳朵、鼻子、喉咙不会出大问题,故而对耳鼻喉疾病不够重视,但事实是:1、83%的孩子都患过鼻炎/中耳炎/咽炎,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鼻炎发病率已高达37%,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其中,青少年儿童占鼻炎群体的2/3。2、至少四分之一的孩子,有可能生下来就耳朵形态畸形。3、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全球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90%的鼻咽癌都是由于鼻炎久治不愈恶化所致,而中国目前鼻炎患者超过3亿。儿童耳鼻喉疾病误区有哪些?
80%家长都容易忽视儿童中耳炎
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不正确的喂奶方式可能造成宝宝中耳炎,比如频繁换边喂奶、让孩子躺着喝奶;担心孩子奶不够喝,把太多冷冻母乳;用力过猛的错误擤鼻涕方式;护理不当的洗澡步骤等等。
正确做法
由于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平,所以喂奶时尽量让孩子上身竖直,避免呛奶后奶水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孩子鼻出血时,该仰头吗?
错误!通过仰头来帮宝宝止住鼻血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因为鼻出血将会经咽入胃而导致胃部不适,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其次,头后仰,容易造成鼻出血往后倒流,可能误入气管,从而引起窒息而危及患儿生命。而且头后仰血液流入胃中会导致无法准确估计出血量,将会影响医生对患儿病情的判断。正确做法
1、按压止血:当孩子鼻子出血时,嘱其将头稍低,身体向前倾,再用食指和拇指压迫出血侧的鼻翼。
2、冷敷止血:用冷毛巾或冰袋敷颈后、前额以及鼻骨处,从而使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3、棉球填塞止血:如果家中有备用的鼻腔血管收缩剂和棉球或棉片,可以在棉片上喷上鼻腔血管收缩剂,然后将棉片塞入鼻腔出血侧。
经过这些常规处理,一般数分钟左右即可止血。如果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医院诊治,进一步寻找出血原因,进而对症处理。如果出血量大,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快、脉搏弱等情况,应该在自医院。宝宝气道卡异物,可以扣嗓子吗?
严重错误!有的家长一看宝宝把什么东西含到嘴里了,就赶紧上手抠,本来这个异物还在口咽部,一抠就给推到喉部了,宝宝一哭,就非常容易进到气管,反而把宝宝置于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另外,有的家长一看宝宝呛咳了,就给孩子喝水,其实这时候宝宝都已经呛咳了,再给他灌水,就会导致水到肺里引起肺水肿,所以是雪上加霜。正确做法
1、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1岁以上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家长跪蹲在孩子的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外一手握住该手手腕,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的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如下图所示。2、拍背压胸法(适用于1岁以内婴儿)
先在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用力向下冲击性的拍5次,约1秒1次;若拍背5次仍然不能将阻塞物排出,就开始压胸法。方法是将婴儿夹紧翻转过来,令婴儿的背部仰卧在急救员的前臂或大腿上,用手支撑头颈部,婴儿的头超前、朝下,然后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婴儿胸廓上两乳头连线下约1指的位置,快速压迫,压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约为小婴儿胸廓的1/3或者1/2,重复压迫5次,大约1秒1次,如此反复,5次一交替直至异物冲出。如果发现异物已经在婴儿的唇边,要小心将其取出。以上操作时,一定要保证抱好孩子。另外,要保证孩子的头低脚高位置,方便异物冲出。为更好的关爱儿童耳鼻喉健康陪伴儿童快乐成长医院耳鼻咽喉科特邀医院(三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范敏·教授
每周六上午
到院会诊、指导守护儿童耳鼻咽喉健康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