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是一位彝族姑娘,乌黑浓密的秀发下,藏着令她最难以启齿的“秘密”。乖巧可爱的她,从出生那天起,就拥有一只“怪耳朵”,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引起重视,认为这种畸形只是暂时的,长大就会有所改变。但事与愿违,长大后的小叶经常因为这只“怪耳朵”被同学嘲笑是个“怪物”,童言无忌,但同学的话却深深的刺伤了小叶脆弱的内心,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孩越来越沉默,甚至有些排斥见人。
耳部的畸形不仅影响小叶整体的形象,更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叶父母看着孩子痛苦的神态,心里非常着急。经过多方打听,得医院可以治疗这类疾病,去年下旬带着小叶从凉山州赶往成都仁品就医,专业诊断后,确诊“左侧先天性耳廓畸形第3级”,不仅外形畸形,耳道也处于闭锁状态,严重影响听力。1月17日,顺利实施了“左耳后皮瓣制备+耳垂瓣转位+肋软骨取出+支架雕刻制造+耳支架植入+耳廓成形术”。
全耳廓再造手术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分多次完成,医生取出患者的肋软骨,将其雕刻成立体的耳廓软骨支架,放入患者耳皮肤“囊袋”下,手术医生必须尽力在4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雕刻一个尽量符合现实的耳廓支架。
小耳畸形修复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先天性耳廓畸形修复一般分为3期,第1期手术取患者适量的肋软骨并雕刻成耳廓支架,埋进皮肤。第2期手术把新建的耳廓立起来,使其更富有立体感;第3期手术重建外耳道及听力。
小叶在接受第1期手术后,父母察觉到她微妙的变化,原本忧郁的她,性格逐渐开朗了,主动结识了很多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作为父母,看在眼里,心里非常欣慰。小叶接受第1期耳廓成形术后,按照医嘱,5月上旬,全家再次来到成都仁品,准备接受第2期手术。通过专科检查,小叶各项指标良好,已达到手术标准。
(耳内镜)
5月9日,小叶接受了“左侧耳再造二期+再造耳抬高+耳颅骨成形术+块状肋软骨植入+耳后筋膜瓣包裹+游离皮片移植术”。
术后一周,管床医生陈翠芳为小叶拆下纱布的那一刻,小叶着急的询问耳朵恢复情况,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告知小叶恢复情况良好,耳朵已经成功的立起来了,小叶开心的拿出镜子欣赏起自己的“漂亮耳朵”。
看着日渐成形的“新耳朵”,小叶悄悄的向陈翠芳医生吐露了自己的心里话:“陈阿姨,从小我的耳朵和别人不一样,经常被同学嘲笑,我不愿见人,更不愿与大家交流,觉得他们看我的眼神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第一次手术后,我逐渐打开自己的心结,试着与同龄人相处,现在我已经有好几个小伙伴了。我相信,随着耳朵一天天恢复正常,我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参与工作、快乐生活,未来我还会结婚生子,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看着小叶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医生们心里也替她感到高兴。小叶出院时,袁孝林主任叮嘱家长,孩子在半年后,需再次到院进行第3期手术,3期手术后,小叶的听力会得到有效改善,耳廓形状也会更加精致。小叶开心的点点头,并挥手与袁主任道别。
袁孝林主任提醒:“耳廓再造手术时机很重要,需要综合肋骨发育、耳廓发育及心理发育等因素,判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一般建议12岁左右进行手术,年龄过小,其自体肋软骨发育小、薄、软,会给耳廓软骨支架的制作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过早的手术需要切取更多的肋软骨,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但若年龄太大,肋软骨的质地会发生改变,甚至变*变脆,增加耳朵软骨支架的操作难度。”
小耳畸形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外形缺陷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负担,孩子自卑,不自信,最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不愿意上学、不愿见人,自闭及孤独的性格;听力功能障碍或者丧失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如果是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听力甚至会完全丧失,会影响到语言的发育,和正常人有差别。单侧小耳畸形会保留一定听力,但是对立体的定向、方向感的识别会存在影响。因此,对于小耳畸形的患者,在达到手术标准后,应尽早进行系统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一分钟立马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