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合情合理寻常见。
囊中羞涩爱深重,寻常人家泪不干。
两则百姓小故事,看后让人鼻发酸。
强忍悲痛码文字,凑字成篇网上传。
这是一首打油诗,也是两起发生在寻常百姓人家的真实故事。普通老百姓家的事儿有很多也很琐碎,但这两个事儿却很容易让人情绪失控——同情心泛滥的同时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则小故事。
第一个,八旬患病老人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轻生:他要爬上变电站触电自杀。
近日,辽宁本溪,一八旬老人因长期疾病缠身,不想拖累子女,产生轻生念头离家出走。民警了解老人衣着及外貌后,在零下20度的夜晚出发寻找。最终,在一处变电站找到老人。此时,老人正在变电站下面垫砖头准备往上爬,通过触电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民警立即将老人救下,并送医救治。经近1小时抢救,老人脱离了危险。
再来看第二个,医院走廊情绪崩溃狂扇自己耳光:老爸怕花钱拒绝治疗。
1月11日,河南新乡。一名男子,在医院走廊内突然情绪崩溃,大声哭喊并连扇自己耳光。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他打自己时非常用力,引发了周围的患者和家属们的围观。
一位目击者介绍了大致情况。原来,该男子的父亲疑担心高消费,不愿意去治病,男子无奈情绪崩溃,所以才有了视频中的那一幕。
小编的身边也有过类似的情节:
小编曾与一男同事一起回家。在路上,正骑着电动车的他突然哭了。他说,自己太没用,老丈人一天一千块的ICU都负担不起,害得老丈人走了。他表示,自己能娶到杭州大都市的老婆,老丈人功不可没,老人一直都很信任他。但自己还没有成功辜负了老丈人的信任。
我们常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但不应忘记老人们也应该病有所依。一般来说,做子女竭尽其能的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尽最大努力保障老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老人们,他们当然也想尽最大可能的让自己身体健康最大程度上延长生命。可是,双方一旦触碰到爱字,双方就会只为对方考虑而把自己扔到一旁。
大多数人的人生之路分有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坎坷也有难过。生而为人,难免会经历各种痛苦。最痛的当然就是谁都无法逃避的生老病死。
在小编眼里,这个“病死”尤为最最痛。为什么这样说呢?“病死”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治之症,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二是巨额花费可以延续生命但个人能力有限囊中羞涩再加上老人为子女考虑放弃治疗。
无疑,”病死”中的第二种情况是普通人家无法逃避的悲剧。这种悲剧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它的表现形式是自责,痛哭流涕甚至是轻生。
我们应当对这种情况给予重视,让悲剧不再悲剧,让爱不再流泪。至于应该怎么做,为人子女者当然要努力赚钱,但其他它层面,我们是不是也应当有所改善呢?如果我们的医疗能够稍微照顾到这个群体的话,这种自责和悲剧可能就会少一些。